苏宁转身离开书房,没有做更多的停留,开启航海大时代的同时,苏宁的这一举动,正是了延缓乃至于抵消李二陛下设立属于自己的探子机构百骑司的想法,百骑司一旦设立,群臣惊恐,宽松的政治范围将一去不复返,大唐的开放气氛将蒙上一层阴影,这种间谍机构一旦成立,那将是人人自危之局。
作著名的勋贵,苏宁自然也会对此感到忧虑。说到底自己是陆军出身,军方的一员,和军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自己绝对不可能在朝堂上担任什么官职,就算是二十岁及冠之后也是一样的,以后对于朝政的影响力也就是通过和李二陛下的私人奏对维持,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都仅仅是一个大概,具体的措施将不再去管。
还是走军队路线,不离不弃的跟着军队走,而且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以去海军中担任什么职位。海军已经被李二陛下当作是制约陆军的一大利器。多了一支军队,国家的资源就会从陆军身上向海军身上倾斜,加上海军的建立原就有着极浓厚的政治意义,海军似乎自从诞生开始就是陆军的敌人。
弃车保帅。这是苏宁无奈之下做出的决策。他也不知道军中诸将飞扬跋扈到了这样的地步。几乎视李二陛下定下的法律法规如无物,在他看来,这世上可以违反法律法规的只有他一个人。因法律法规是他定下来的,对于他而言,就是他的私有物品,想怎么违反就怎么违反,但是仅限于他一人,其余人不具备这样的资格。
所以说了不让百骑司建立,苏宁只能兜一个大圈子,以海军代替百骑司对抗陆军,让李二陛下感到平衡,感到放心,这样一来,大家的好日子才能继续下去,而不是被监视,连内裤是什么颜色都能被知道。
但愿他们可以明白。
不过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其他动作也是让苏宁感到惊喜的,因民间对于此次七王出海的事情感到震惊莫名之余,也敏锐的察觉到了七王出海这一事情的背后肯定隐藏着天大的秘密,然后一通以讹传讹之下,可以拿大唐境内任何东西在海的对面兑换等重的黄金的事情就被传扬开来了。
马克思说的不错,至少这一点不错,了利润,人可以践踏世间一切的法律,只要这利润可以让他们疯狂就可以,大唐的百姓们也此疯狂,其王爷都疯了,他们什么不疯?朝廷不让我们去北边做生意,我们就出海!海多大啊,根看不到尽头,朝廷总不能禁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