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对此秉持着谨慎且温和的态度。对民间多有抚慰,对官员多有监察,作为承和改制的推动者,苏宁也是在第一时间放弃了武职,专心做一个文官,可是仅仅是如此。又如何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家人的安全呢?三十岁的苏宁对此有了更加深刻的看法,在李承乾登基之后,苏宁实际上已经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不为别的,只为保全情义,保全回忆。保全一切,总有人要让步,皇帝是不可能的,要让步,只有自己,若是说一开始还有所疑虑,那么到了现在,苏宁已经明白,离开的时候到了,如果不离开,如果放弃离开,那么对于苏宁来说,对于整个苏氏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苏宁才没有走远,他一早就洞悉了崔孝义的想法和行动,甚至于已经在心里面锁定了怀疑的目标,但是他不愿意相信,他也不愿意去想,细细的回想,那么多年的历程中太多太多的可疑之处都被自己所刻意忽略,他不愿意相信这一切真的是真的,他不愿意相信那么多年以来自己都在生死边缘徘徊而一无所知,更不愿意相信枕边人居然就是一切的起源。
那个抱着自己让自己喊她“梦儿”的女子,那个告诉自己本名叫做迎梦的女子,苏宁断断想不到,她的姓氏,是李,李世民的李,李建成的李,李承乾的李,李渊的李。
一切都可以明白了,一切都搞明白了,苏宁带着四大护卫出现在月光底下的时候,用难以捉摸的眼神看着十数年的伴侣的时候,心中是如何想的,估计没有人可以明白,四目相对,那个时候那个女子的眼神和情感,苏宁似乎明白了,这件事情到底应该如何解决,或者根本就没有解决的方式。
没人知道那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夜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人们只知道在不知道某一天的夜晚似乎听到了匆忙的脚步声和呼喝之声,似乎还有兵器相交之声,还有喊杀之声,这在已经承平日久的长安城似乎是非常意外的事情,但是那个时候仍然是宵禁时期,皇帝李承乾的宵禁指令没有解除,所有人都很明智的没有去管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