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那个一定会死的坎,那些苦命人是不是就能活下来?
哪怕多活一年,半年,哪怕只有三个月。他想让人活,想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仅仅只是活下来!
怀着如此的愿望,刘备度过了光和五年的最后一个月,与他的安稳相对的,是整个朝廷的剧烈动荡。
刘宏任命太尉杨赐录尚书事,与司徒袁隗一起共同执掌尚书台事,这一决定激起千层浪,最开始,不仅古文学派感到莫名的惊恐,今文学派也觉得莫名其妙。
本来他们都感觉他们要寄了,要全部完蛋了,结果峰回路转,柳暗明又一村,杨赐这个战败者居然和袁隗这个战胜者一起执掌尚书事,都拥有了对国家大事进行最终决策的权力。
两人都是三公,都是录尚书事,地位均等,不分上下,这样对政治局面所产生的影响自然就是分庭抗礼。
古文学派在短暂的惊慌失措之后逐渐回过味儿来,意识到这是帝王权术的一部分,皇帝从来没有真的站在他们这边,正如他们从来也没有真正的站在皇帝那边一样。
上下一日百战,君臣之间哪有什么真正的情谊呢?
今文学派在短暂的懵逼之后,也意识到了什么,随之而来的是狂喜。
刘备猜测得很对,今文学派被古文学派一波流打得差点断气,好不容易喘了一口气,根本没有心思在乎这是不是皇权的刻意为之。
他们只有一个想法——
活下去,并且让背叛者付出代价。
他们决定给古文学派和叛徒们一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欺负他们的下场到底是什么。
古文学派和袁氏、荀氏面对这样的局面是没有什么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