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好在陛下洪福,贼首张角居然暴死,且除却冀州贼众之外,其余七州之地的贼众尚且不知道此事,不知道,也就无法协同起兵作乱,太平道贼人的威胁大大降低了。

尽管如此,那些贼众还是存在的,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三四十万的人力,一旦得知张角已死,恐怕会有不少人选择立刻作乱,如此,局面依旧不会好看。”

卢植一通分析,在场众人皆连连点头。刘宏亦是听明白了,不由得感叹。

“天佑我汉,祖宗显灵,贼首早早暴死,否则局势如何,真就不好说了啊。”

一群人感叹了一阵,卢植又说话了。

“惟今之计,只有……只有……先发制人!迅速调兵遣将,直扑各州郡,剿灭逆贼!”

说这句话的时候,卢植的面色上闪过一丝犹豫和挣扎之色,似乎他现在所说的并不是他真正想说的。

但是他还是说出来了。

刘备知道缘由。

因为卢植自己的计策根本就不是什么先发制人抢先出兵,他最开始提出的计策是密令各地郡府派人捉拿各地太平道魁首,擒贼先擒王,不管能成功多少,先搞一波。

这样一来,起码能一波流废掉太平道地方布局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再动兵解决,如此,方能以最小的代价解决掉黄巾之乱。

但是古文学派内部会议的时候,这个建议被否决掉了。

大家都知道这个建议是个好建议,这样做的确很对,但是这个建议还是被否决掉了。

原因很简单。

这个计策杨赐已经提出来了,杨赐早就上表让朝廷小心太平道,他比谁都更早的注意到了太平道的威胁,所以杨赐和他的杨氏家族在这个局面上其实是站在不败之地的。

今文学派内部的确有人和太平道关系匪浅,甚至也有加入太平道的,但是数量较之古文学派,那是少得多了。

从卢植的专业角度去看,杨赐的建议也是很正确的,照这样去做,成果会很大。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