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只要利益发生冲突,宦官势力必然和古文经学派势力展开激烈斗争,而到时候,卢植就是牺牲品。

古文学派人才济济不假,但是卢植作为允文允武的学派核心一旦受挫离去,对于古文学派来说,等于遭受重创。

且卢植一旦为人所嫉恨,刘备这个卢植的弟子的处境也会急剧恶化,这简直就是一石二鸟之计策。

想通了这一点,杨赐连连点头,对杨彪的提议非常赞许。

“若然如此,就算他卢植有通天之能,怕也是逃不掉这天罗地网,卢植一去,咱们的阵脚就算是稳住了,接下来,就要筹划复兴了。”

杨赐这样一说,今文学派的大佬们开始正经起来。

“经过这一次的劫难,想必诸位都已经注意到了,研习古文伪学的那帮奸贼已经在士人中有了如此深厚的基础,自左氏春秋伪学被罢黜学官以来一百年,伪学不仅没有断绝传承,反而越发壮大。

时至今日,研习伪学之人越来越多,在人数上已然超越吾等,人才辈出,吾等虽然秉持正统学术,却限于困境之中,不能与这些大逆不道之徒争斗以维护正统,实在让我感到痛心疾首。”

杨赐满脸都是遗憾、悔恨之色,好像真的是因为正统学术被伪学欺凌而自己不能主持公道提振正统而遗憾、痛恨。

为了配合杨赐,在场众人也纷纷表露出了一样的感觉,他们也对此感到遗憾,感到痛惜,感到无比的悔恨。

但是光是这样没用啊,总要做点什么才可以啊。

那么做点什么好呢?

杨赐提出了一个想法。

“彼等因为吾辈的一时疏忽而发展壮大,让更多士子选择伪学,而不选择正统学术,一来是伪学之蛊惑,二来是伪学门人之险恶用心,然世人多愚昧,因为向往圣人学问而错问伪学,实在是令人心痛!

为了纠正不明事理的士子,为了重振正统,清剿伪学,吾等应当广纳优秀士子进入族学,授以学识,予以传承,以此做出改变,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诸位如何看待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