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可如果大家不相信古文学派能赢,就会和一开始那样,会观望。

雒阳城内的数万士子,的确并不是像刘备所说的全都可以归属到古文学派当中,他们当中也有很多骑墙派,选择古文学派只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但凡有更好的选择,他们一定会一窝蜂的涌上去,瞬间抛弃古文学派。

没办法,十四家法,就算古文学派抢了一家,还有十三家呢。

等于十四条社会上升通道,十三条在今文学派手里,他们现在是不开放,可有朝一日万一某些人想通了,开始决定有限度的开放这些上升渠道换来一些支持,那么现在这些二极管们会不会一拥而上?

肯定的,完全不需要质疑的。

所以刘备觉得之前大势的确在古文学派这边,但是一旦今文学派有什么动弹,搞不好也能回光返照一波,会把古文学派连带着自己都搞得很难受。

在刘备具备足够和古文学派上层摊牌的实力之前,他还是要披着古文学派的外衣行走天下的。

这种状态下,他就有必要保证古文学派的基本盘不出事,并且通过掌控这个基本盘,实现他借壳上市的野望。

作为这些不被主流上层所承认的少壮派古文学派士子们最敬仰最向往的人,刘备决定忽悠郑玄,用郑玄从来不曾接触过也不了解的东西来忽悠他,借着古文学派这个大而化之的壳子,开始搞事情。

他打算把那些极为仰慕他的普通古文学派士子作为一个整体象征性的引入古文学派当中,并且建立一个上下动员的机制,并且实际上把这个机制掌握在自己手上。

他本就是古文学派的宣传部长,本就是对学习古文经的年轻士子们影响最大的古文学派上层人物,且具有极高的声望,他一句话,能让那些年轻士子们兴奋的嗷嗷直叫。

这就叫人气。

古文学派其余的上层不重视这个庞大的群体,甚至于自己的这份人气也不是很在意,这是他们最大的最愚蠢的错误。

通过这份人气,刘备已经在事实上成为这群学习古文经的年轻人们的精神领袖,在他们的团体中,具备着不亚于郑玄的影响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