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是在刘备的意料之中的。

正如古文学派上层大佬们所认定的那样,古文学派的大多数人出身自外地地主豪强,来自天南海北,中原、荆楚、江东、川蜀,还有少部分关西人。

他们从来就不是雒阳朝廷政治主力派系眼中的自己人,能算外人都是看在他们出身豪强的份儿上,不然干脆就不是人,是生产资料。

他们好歹还能混个“人”的身份,已经站在大汉五千多万人口的上层了,尽管如此,留给他们的上升渠道也是狭窄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几乎能算是没有。

他们大多数人在太学复兴运动前后来到雒阳城,求学于太学,或许能学到什么东西,但是学到之后,却没有能够应用学识的平台。

今文学派掌握的资源多,但是不会放出来给他们,古文学派愿意分润一些出来,但是掌握的资源太少了,不够。

所以勉强混个太学生的身份之后,大部分人就此回到家乡。

这些人里头是有穷人的,生活贫困的人是有的,一般是出身地方大族内部的贫困家庭,能来雒阳是因为学识得到了族中富人的赏识,从而受到资助。

还有一些直接就是富家子弟。

真正意义上的穷人是根本来不了雒阳的。

所以就算没有前途,他们也能回到家乡继续做自己的豪强,或者混个地方上的小吏,过着剥削佃户和奴仆的枯燥生活,仅此而已。

能留在雒阳城的那是少数,而能够做官的,则是少数中的少数,而像刘备这样的逆袭者,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所以他们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前途,基本上就是来太学碰碰运气,运气不行,就回家了,只当来雒阳感受一下国际都市的氛围。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