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开绿灯,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事情也就这样确定了,中平三年十一月中旬,朝廷颁布的任命文书紧随着刘惠的步伐抵达了汉阳郡冀县,送到了刘备的州牧府里。
当时,刘备正在捣鼓与皇帝宦官协作贩盐的事情,并且正在关注关羽在青海湖一带的作战情况。
和皇帝宦官协作贩盐的事情上,刘备得知刘宏采用赵忠的建议,准备用贡品名义来规避税收,不由为此感叹,刘宏身边的宦官们真的是卧龙凤雏级别的高人。
真正的卧龙凤雏得知此事,不知道要做何感想。但是无所谓,这种携手也不是长久之计,刘宏的生命终究要走到终点,雒阳终究要天崩地灭,先赚一波钱用来打理凉州才是最重要的。
该属于他的,早晚也会属于他的,而且这一次,董太师就不要想着来捡桃子了。
据此,刘备的打算是自己这边搞定生产的一系列流程。
包括原材料的采集、选址建厂进行生产、雇佣壮丁担任制盐工匠之类一系列的事情,上游的事情基本上由他自己来搞定,不仅能生产产品,还能建立起属于凉州的实业,给无地少地农民增加收入。
除此之外,凉州内部的贩售也由他自己一手操作,自己解决。
然后因为宦官们在三辅之地和三河之地多有人际关系,皇帝又有大义名分,所以凉州细盐产品离开凉州之后的运输和贩售就需要他们接手。
他们需要安排自己靠得住信得过的人手,铺开三辅之地和三河之地的销售网络。
为了统筹办事,明确划分各自的职责,并且将利润分配的工作做好,刘备建议大家联手成立一个负责此事的总务部门,任命一个大家都熟悉且信得过的有一定能力的人来总管此事。
大家都是由本职工作的,本身也很忙碌,精力都要放在政务上,不能分心太多到商务上,所以聘请专业人士帮忙操持这些事情,大家只要操持这些专业人士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