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傩的起源非常久远,在西周的时候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祭祀典礼,在周代纳入礼的范畴,成为国家重要典礼。
到了两汉,朝廷举办的国傩已经有了固定的模式,且非常讲究。
朝廷官方举办的需要挑选官宦家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子弟一百二十人,身穿皂服,手持大鼗,装扮成戴面具披熊皮的“方相氏”,佩戴刚卯,与十二兽嬉戏跳舞。
当时还会有象征疫病、鬼神之类的造像,大家一起一边跳舞一边击鼓,用桃弧、棘矢围射造像,又用赤丸、五谷播撒之。
一番极尽热闹的敲锣打鼓之后,最后则是由官方派遣骑兵全副武装将燃烧的造像带出城池,送到城外较大的水系中点火焚烧,将其送走,寓意是送走、烧毁来年的灾祸。
对刘备这种人来说,这个仪式是毫无根据的。
要解决灾异,就要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植树造林,吃熟食,喝熟水,住房屋,勤洗手,锻炼身体,遇事隔离,发展医疗技术,这样才行。
指望跳大神就能解决掉所有的问题,未免太抠门了。
不过刘备现在也没那个资本能够搞这个事情就是了。
所以他选择愉快的融入东汉末年的民俗氛围当中,主导凉州州府搞起了盛大的跳傩仪式。
中平三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刘备亲自主持了跳傩仪式,挑选了了冀县人家子弟一百二十人来跳傩舞。
刘备自己带着家人以及麾下重要文官武将的家人们,看着他们围着火堆,用十分奇特的姿态跳着十分奇特的舞蹈,好像双手双脚都有他们自己的意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