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哪怕只依靠这个内部小朝廷都能完成一段时间的行政过渡,外部大朝廷不知不觉间竟然被侵夺了相当一部分的权力。
这引起了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一致的不满。
但是当前这个局势下,他们想要重新和过去一样合作对抗宦官集团已经不可能了,双方的仇怨已经不可扭转,古文学派卯足了劲儿想要向《仪礼》发起冲击,今文学派也是日日夜夜都在想着要把《左氏春秋》给击垮。
他们彼此不能调和矛盾,面对宦官集团的步步蚕食,颇有些进退失据的感觉。
今文学派就不说了,灵魂人物杨赐死后,他的儿子杨彪需要守孝三年,三年内不能出现在政坛上,今文学派一时之间缺乏可靠的领袖人物统筹指挥。
一开始各大家族打了一阵子各自为战,结果什么都没打出来,损失还不小。
后面实在没办法,他们只能接受杨赐生前做的紧急预案,即以能力很强的杨氏门人黄琬作为杨彪的传声筒和代理人,由黄琬在明面上活动,杨彪在幕后协助,勉强接过之前杨赐的盘。
他们需要在杨彪守孝期间努力推动黄琬登上高位,并且竭尽全力扶持皇甫嵩,争取让皇甫嵩再立功劳,从军事层面开辟全新赛道,展开差异化竞争,避免把今文学派的全部力量局限于学术这一条道路上。
这也算是杨彪在杨赐死后作出的最大决断。
如此一文一武,大概能够维持住眼下的基本盘,等杨彪守孝结束正式出山,想必就能迎来一波有利于今文学派的反攻浪潮。
不过目前来看,大家尚且还需要养精蓄锐,韬光养晦,尽量就不要折腾了。
必要的情况下,还能适当的表露一些弱势的状态,因为皇权是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古文学派击垮今文学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