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开军队,其他为此番行军作战立下功劳的文职人员也得到了嘉奖,得到了丰厚的物质奖励,州牧府体系中也有一系列的升迁。
不过文职人员相比于战场士兵来说,升迁速度肯定是没有那么快的。
而且说穿了,凉州就那么大的盘子,真要大家都积累功勋到了一个地步,升无可升是必然的局面。刘备盘算着,估计就算自己到时候不想去雒阳,部下们也会群情激愤地推着他去雒阳。
小小一个凉州容纳不下他们旺盛的升迁欲望,他们必然要追求更高的职位,追求更大的权力和更广阔的空间。
凉州还是太小了,届时,为了他们自己,他们也必然要推着刘备往前走。
刘备并不需要自己多么主动,所有的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大规模的论功行赏之后没几天,金城太守关羽派人传来消息,告诉了刘备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
一个名叫成公英的金城人在刘备领兵北伐鲜卑期间,假称凉州官员,被刘备派来谈事情,以此主动与烧当羌接洽,见到了首领那多。
那多接见他的时候,他言及刘备正在统兵对抗鲜卑人,凉州空虚,正是可以出兵凉州、直捣刘备后方的大好时机。
他认为只要烧当羌的行动速度够快,拉起一支一两万人的军队侵入凉州,就能轻松夺取凉州,还能获得刘备积累的大量财富,对烧当羌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那多大惊失色,不是很理解这个家伙的脑回路,惊讶之下也是很快稳定了情绪,细细询问他的来历和这样做的原因,将他这般作为的缘由和同党都给问了清楚。
然后那多将他五大绑,交给了关羽来处置,以此表达烧当羌对约定的看重,以及对刘备的信任、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