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会抓住时机,做官更是。孟达就是一个掌握时机的高手。
早在曹操去世后不久,曹丕刚称魏王、且还未称帝的时候,孟达在曹丕急需威望功绩的时候,在上庸率部曲四千余家投奔魏国。
曹丕当时缺的就是威望。四方宾服、敌将主动归降,不管面子还是里子都是大赚特赚。
孟达到达谯县面见曹丕之时,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人莫不属目。就连曹丕外出时都和孟达乘同一辆车,甚至还抓着孟达的手开玩笑说:“卿得无为刘备刺客耶?”
孟达得到曹丕的宠信,不仅拜孟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又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郡,令孟达领新城太守,将西南之任委以孟达。
但曹丕故去,现在的皇帝曹睿,可太知道孟达是个什么货色了。四个字概括一下:反复小人。
在谈及孟达的封赏之时,刘晔首先表示了反对。
刘晔对皇帝如此说道:“臣以为,孟达乃是投降反复之人,又恃才好术,这样的人岂能因封赏感化?而且孟达驻扎在新城,倘若一旦孟达生变,对襄阳和荆州岂不甚为有害?”
曹睿也颇为惊讶,刘晔看人识人确实精准。在原本的历史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劝孟达再投蜀汉,孟达竟然被诸葛亮说动从而反叛。
而现在还只是黄初七年年底,新帝登基甚至都没有改年号呢,如果评估孟达这个时候的状态,应该还是颇为安稳的。
曹睿又向曾仕官蜀汉的黄权询问:“卿以为应该加封孟达么?”
黄权想了片刻后说道:“孟达此人,臣还是颇为熟悉的。”
“孟达乃是扶风人,孟达之父孟他靠着贿赂张让而担任凉州刺史。而孟达日后的行事风格正如其父一般,颇为投机。”
“孟达同法正一起引刘备入益州,但孟达却只被命为宜都太守。而一同策划此事的法正却被引为腹心,被刘备命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和诸葛亮、关羽、张飞一起接受刘备最高规格的赏赐。”
“刘备以法正为谋主北上占据汉中。刘备称汉中王之后,任命法正为尚书令和护军将军。而此时的孟达,却还在远离成都、颇为偏僻的上庸驻扎。”
“孟达与法正结识数十年,与法正对比之下的落差让孟达心中颇为不平。加之关羽在北攻襄樊之时,孟达与刘封一起曾拒绝关羽发兵的要求。关羽死后,孟达常常畏惧被治罪,又与刘封不和,被刘封夺了鼓吹,因此选择率领部曲投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