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吴兵已至挂车,皖城处又没有消息传来,自然皖城处已经被吴军所包围了。
况且根据朱盖禀报,从吴军俘虏处得知,这些率先抵达挂车的乃是吴军驻扎皖口的刘劭部,其部元月三日就到达皖城附近立寨。而且,数日前的元月元日,吴王孙权也亲至皖口。
从被俘虏的吴军俘虏处得到的消息只有这么多,至于什么营寨、布置、地理之类,一个小兵是不可能知道的。曹睿想了一下后问道:“朱盖已至挂车占据险要之地,其部皆是骑军,不管是前进或者撤退,都不是吴军能拦得住的。在此之前,大的方略才是要紧之事。”
曹睿环视众臣子后问道:“先前朕在寿春与诸位议定,到了无强口再定具体方略。”
“如今前方军队已经交战,如何进攻,何时进攻?诸卿都议一议吧。”
还是曹休率先说道:“陛下,不如等大将军所领的八万步军陆续到了无强口之后,再一同南进?况且朱盖已经守住挂车,挂车到皖城也只有九十里。”
“以十余万众堂堂正正向南推进,东吴兵力再多,能有我们多吗?况且此番乃是陆战,又何惧吴兵呢?人多势众本就是兵家正道。”
曹睿听闻曹休之言,心里已经开始叹气了。从无强口向西南的皖城,这一路的平坦之地最多也不过十里宽。十余万人南下,根本不可能同时一线铺开。兵力再多,一时间又有何用呢?
此时的曹睿算是彻底明白,原本历史中的曹休为何在皖城、在石亭大败而归,损兵折将近万人了。
此时的曹睿看向司马懿的方向。两人对视一眼之后,司马懿并没有说话。
曹睿站着轻咳了一声,说道:“大司马,朕以为若是十余万人同时南下,道路狭窄,定是施展不开的。还是定一下先后次序吧。”
曹休见自己之言两次被皇帝反驳,于是也就拱手后坐下了。
早在从洛阳南下寿春的路上,一共十五日的路程中,曹睿就和司马懿多次交流兵法。不得不说,司马懿在军事一途之上颇有些独到的见识。
以司马懿之论,用兵作战最为重要之事,当是审将料敌、审时度势。
简而言之,就是尽可能的搞到敌方的信息。根据敌方的将领、兵力、后勤做出判断,并根据时势和人心逼迫敌方慢慢走到己方的舒适区。
然后再以己之长、攻人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