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12章 不忘人心

营帐中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贾逵的脸上,可贾逵此时却是闭口不言,既没有发言应承、又没有出口拒绝、抑或是站起领命。

贾逵如此行为,的确也无可指摘。

且不说此地乃是皇帝的中军大帐,就凭此时是战时、此地是前线,身为国家武官之首的大司马曹休的命令,贾逵也的确无法拒绝。

虽然曹休点了自己的名,但皇帝还在前面坐着呢!因此曹休方才所言,自然也算不上命令。若不是命令,难道自己这个豫州刺史还要给他一个说法吗?

贾逵就这样束手坐在席中,任凭旁人的目光看向自己。

但从曹睿的角度来说,却一时间分不清贾逵是对曹休意见很大、或者是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曹睿轻咳一声问道:“贾方伯,大司马所言确实合理。你可愿率部领命?”

贾逵终于站起来答话了:“臣回禀陛下,作战也好、修筑道路也好,都是为了国家取胜,贾逵自然万死不辞。”

“陛下,臣刚刚听诸公发言,却无一人言及皖城内屯驻的五千将士。臣想在陛下面前问问诸公,待大将军所率步军到来再行南下,这个思路当然是对的。”

“可皖城内的五千士卒又当如何?孤悬敌后,真当城中人心不会涣散吗?”

曹休闻言讪讪回答道:“贾方伯,你来得早,我们几日前在寿春时就议论过了,皖城的城防被反复加筑过,应该可以坚守一月的。”

曹睿虽然面上没有变化,但心中仍然点了点头。

昔日面对曹魏三万大军围城、且还有三万军在外围布置。一共六万人的攻势,江陵城都能成功守住半年以上。

皖城是小了些,但八月曹休攻下皖城后,的确将其加筑过,五千人守城一月,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但很快贾逵就给出了答复。

贾逵并没有大声说话,也没有提高声调,声音还是不急不慢:“大司马也说了是应该。两军决胜,岂能用‘应该’二字来揣测军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