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如让昭伯去北疆吧?让昭伯入护乌丸校尉田豫军中,以此作为磨炼来锻炼他的从军之能。”
曹睿沉默了好一会。
其实曹睿一直最纠结的人有两个,那就是司马懿和曹爽。
对待司马懿,曹睿是且用且提防。既要用司马懿的智力为倚仗,又以三公的高位将司马懿虚置了起来,不让司马懿领军执掌兵权,几乎相当于将司马懿困在了自己身边。
对待曹爽,曹睿的态度还没有十分明朗。如今曹真的建议倒是给了曹爽一个机会。从基层的军伍做起,在军中历练个一二十年,想必未来或许会可以大用。
玉不琢不成器,在任上能做到什么程度,就看曹爽自己了。
曹睿问道:“现在的河北都督是吴质,大将军就不担心吴质会为难昭伯?”
曹真正色道:“臣让昭伯从军是为国家做事,想来吴质也没有这个胆子来害昭伯,臣和吴质之间虽然素有嫌隙,但还没到这个地步。”
“那就好。”曹睿说道:“待大将军回洛阳之后,就让昭伯出发吧。”
曹真自是应承下来。
曹睿问道:“不过,大将军觉得河北都督这个职位,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先帝以河北都督之位来给吴质酬功,而如今河北安定,数年间没有战事,而且各州也有刺史任职、边郡也有护乌丸和护鲜卑校尉。”
“朕只想在对蜀汉和东吴的边境上留三个都督罢了,一个督雍凉、一个督荆州、一个督扬州。”
“臣与吴质不和,陛下问臣此事,臣应该避嫌的。”曹真回答道。
“避什么嫌?辅政大臣也要避嫌的吗?”曹睿道:“大将军直说无妨。”
曹真说道:“臣以为可以,陛下调吴质入朝为官就是。”
曹睿点了点头:“还有一事。汉末刘焉废刺史而立州牧,本就是非常之时所创的非常之事。朕有意取消州牧一职,大将军怎么看?”
这个话题就有些敏感了。
简而言之,大魏目前的州牧有且只有一人,说的就是扬州牧、大司马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