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初新莽之时,天下大乱,占据天水的隗嚣凭借陇山的险要地势,屡次击败刘秀平定凉州的军队。
任何军事战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几乎都能在历史中找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依据。
诸葛亮点头:“隗嚣断陇而近乎全据凉州,这些故事还是可以作为参考的。”
魏延说道:“丞相,如今关中通往陇右只有两条道路。沿着渭水的谷道蜿蜒难行,魏军若是大举来攻,只能走陇山道。”
“若属下从褒斜道北出,据陇山道与关中衔接处的隃糜,堵住陇山道的东端,丞相率大军岂不是可以纵横陇右了吗?”
诸葛亮面色无奈的说道:“从褒斜道北出,还要经过郿县、雍县,如何能到隃糜?”
“本相看来,文长此策还不如攻长安呢!”
魏延有些急切的说道:“丞相先出陇右,将张郃之军调过去,属下再从隃糜一堵,凉州不就是唾手可得了吗?”
诸葛亮沉默片刻,并未答话。
魏延这种想法,其实过于理想化了。
方才魏延曾说,张郃代替夏侯楙都督关中,长安显然一时间攻不下来了。
但这并不代表打不过张郃啊!
数年之前,张飞在阆中就曾经大败张郃,这些事情大家都是知晓的。
因此,魏延也只是认为张郃守城守得住、但是野战定然不是自己敌手。稍微看重了一些对手,但并不多。而且无限的拔高了自己的战力。
不知是不是数年之间,魏蜀吴三国名将纷纷凋零,带给魏延的这种错觉。
诸葛亮缓缓说道:“文长的计策,本相已经知晓了。大略还有近一年的时间,并不急于在现在就定下如何动兵。”
出褒斜道或者傥骆道、在关中做疑兵吸引魏军,自然是有必要的。
但是,为何一定要用魏延呢?赵云或者吴懿也都可以!
……
魏,冀州,邺城。
昨日司徒王朗与冀州刺史吕昭、魏郡太守郑浑、以及甄家的甄像等人,一同前往文昭甄后的陵墓祭拜。
按照皇帝所命的太牢之礼祭拜后,王朗与众人议论、准备在原地为甄后修建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