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臻率先拱手说道:“还请陛下吩咐。”
曹睿轻声说道:“卫师傅想要以司隶校尉的身份来查吗?”
卫臻直截了当的说道:“禀陛下,诸葛诞、袁侃、许允三人都是臣的下属,若由臣自己来查的话恐怕会惹得朝野非议。”
“臣自请避嫌,由廷尉高文惠来查此事。”卫臻抬头看向皇帝:“另外,臣以为校事不宜再介入了,校事用来探查百官可以、但案发之后的审问流程,校事还是不要涉及在内为好。”
“辛卿怎么说?”曹睿看向辛毗。
辛毗苦笑着拱了拱手:“陛下,臣只是受陛下之托监管校事而已,哪有半丝做大校事的心思?”
“卫仆射所说,臣以为极为妥当。校事是用来帮陛下、帮朝廷查探诸事的,并不应该介入到审案之中,并且以后应该形成惯例。”
曹睿点点头:“那好,此事就交给高柔吧。按照廷尉审案的常理,这三人能入诏狱吗?”
辛毗答道:“在可与不可之间。”
曹睿道:“这几人着实可憎,那就都入诏狱吧,但切记不要动刑,给尚书台留些体面。”
“臣遵旨。”辛毗回应道:“臣还有一事要禀报陛下。”
今日怎么事情格外的多?
曹睿抬眼看了下辛毗:“辛侍中说吧。”
辛毗拱手说道:“臣近日事务繁多,想举荐一人任官、帮臣大略分担一些琐事。”
这还是辛毗第一次在自己面前举荐别人。曹睿笑着说道:“辛侍中是发现什么青年才俊了?与朕说来听听。”
辛毗也笑着答道:“确实是青年才俊,臣要举荐的是杜畿之子杜恕杜务伯,时年三十岁、在光禄寺为郎,又刚刚随司马子华出访武昌归来,也算是涨了些见识。”
曹睿眯眼说道:“朕想起来了,杜畿在做尚书之前,是不是一直在河东任太守的?”
辛毗拱手道:“陛下说的不错,杜畿在河东做了十六年太守,其政绩常为天下之最。杜恕作为杜畿之子,为人诚恳质朴,是个能做事的人。”
曹睿拍了拍手:“好啊,那就让杜恕做个散骑侍郎吧,这样也能入宫协助辛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