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与扬州刺史蒋子通一起,从吴军五万战俘中选了两万左右、来自偏僻郡县和山越的军士。这些人与江东孙氏无甚感情,加之又置办了军屯。”
“蒋济帮着大司马搞军屯了?”曹睿问道。
“正是。”董昭在一旁插话答道:“大司马与蒋济一并上书,也是想向陛下请示一下,可否以豫州的军屯变革为例,将扬州新置的军屯,按五五分成的比例,将一半粮食与俘虏发下作为粮饷。”
“若如此,既可以获得增加粮草进项,又可以将这部份俘虏争取来、从而将其改造为大魏可用之兵。”
曹睿思虑片刻,问道:“他们打算如何防备俘虏作乱?”
董昭拱手:“大司马在上书中说了三策。”
“其一,将俘虏军士的籍贯、原统属打乱重分。”
“其二,分割而治,按照千人的数量分散到各军驻地附近,防备其作乱。”
“其三,许诺平吴之后每人分田百亩。”
曹睿笑着问道:“这些俘虏是如何相信的?”
“分了田、许了诺,自然也就相信了。”董昭答道:“况且皖城一战之威,至今还不到半年,属实没人敢有二心。”
曹睿点了点头:“把大司马的上表拿给朕看一下吧,若无其他事由,这个提议可以准了。”
“剩下的三万俘虏呢?”
董昭说道:“大约都是在修河筑陂、徒吏做工。”
“嗯。”曹睿点头道:“看来大司马和蒋济在扬州,确实没让朕失望,竟真搞出些新东西来。”
曹真这时拱手说道:“方才陛下问扬州、荆州抽调军队何时能至长安,若近两日批下调令,七月月底之前可至。”
“好,那就这样去办吧!”曹睿看向曹真,又指了指身旁的牵招、朱盖二人:“大将军给他们好生讲解一下雍凉地理军情。”
“遵旨。”曹真拱手应道。
就在四人将要出门离去之时,曹睿又将他们叫住了。
曹睿说道:“刚才匆忙,朕差点忘了一事。”
“牵招。”曹睿沉声说道。
“臣在。”牵招似乎觉察到了什么,肃容行礼道。
曹睿缓缓说道:“朕今加封卿为镇西将军。朕可是将大将军当年的将军号给你了,勿要让朕和大将军失望啊!”
牵招跪地大礼参拜:“臣牵招必不辜负天子隆恩。”
曹真站在一旁笑道:“牵将军有所不知,先帝封我为镇西将军之后,我便率军平了河西,斩首五万、获牛羊一百余万头。”
“我运气这般好,陛下也是要给你讨个彩头啊!”
牵招又重重的叩首下去,曹睿向曹真示意了个眼神,曹真随即上前将牵招缓缓扶起。
一时间,牵招的眼中似乎多了些许泪光。
自牵招仕魏以来,昔年他与刘备二人的‘刎颈之交’,便不断的被人质疑、询问,以至于牵招月前,还在并州边塞的雁门郡做着太守。
这般履历、能力俱在之人,却因为一些朝中的揣测,一直不能得到重用。
如今,皇帝册封的‘镇西将军’号,足以抚慰牵招二十年来的曲折之情了。
……
就在原雁门太守牵招牵子经、在洛阳得了镇西将军的封号时,护乌桓校尉田豫也率军离开了雁门郡最北的剧阳县。
并州与幽州,一西一北,如同‘┍’一般的布局,将河北大地包裹了起来。
而牵招曾任职的雁门郡,就在并州的最北面。田豫出发之处的代郡,就在幽州的最西面。
雁门郡与代郡的交界,就是‘┍’形状的拐点处了。
剧阳县就在这里。
田豫的两千精兵昨夜刚刚抵达剧阳,休整了一夜之后,一早便从剧阳城出发,沿着桑干水的东岸向南挺进。
远处三名鲜卑打扮的骑士朝着大军驰来,在得到了斥候的查验后,方才被领着接近了田豫。
田豫勒马停住后,举起左手示意暂停行军。
面前的三名鲜卑人也翻身下马,拜倒在了田豫的马前。
田豫拿起马鞭对空猛抽了一下,发出啪的一声脆响:“素利?你为何不在汪陶,而是孤身到本将这里来了?”
四日前,素利的弟弟素提到了代郡,以素利部遇到轲比能攻击为由,请求田豫发兵协助。
田豫镇守北疆多年,幽并二州北面的胡人形势,也大体上稳定了下来。
乌桓各部,几乎都听从大魏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