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屯田从事邓艾何在?”
一名中等身材、其貌不扬的青年官员走了进来,拱手应道:“禀、禀大司农,下官就是豫州屯田从事邓艾。”
邓艾?
虽说邓艾此人从外表看来并无多少奇特之处,但凭他邓艾这个名字,就足以吸引曹睿的兴趣了。
曹睿饶有兴致的听着邓艾给徐庶的汇报,这其中的大部分内容,豫州刺史黄权给自己上表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
就在邓艾刚刚答完徐庶之问时,曹睿坐在一旁清了清嗓子。
“邓艾是吧?若朝廷要从豫州调动军粮,该如何征运?”
邓艾闻声,转身过来拱手一礼:“请问尊驾是?”
徐庶连忙说道:“就当是本官问你,知道什么就答些什么。”
邓艾随即答道:“若、若从豫州调粮,当将粮食从汝水、颍水、浪荡渠、涡水转运,汇、汇集至淮水后,再顺流而下运至寿春处。”
曹睿轻笑一声:“这就是豫州调粮入扬州的途径吗?若是从豫州调粮入长安呢?”
邓艾一愣,随即说道:“若长安需粮,为何不从河东与平、平阳两郡转运?”
辛毗在一旁静静的听着,这时凑在曹睿耳边补充了一句:“陛下,武帝攻略关中之时,的确都是从河东供应粮食。”
“当年杜畿在天下各郡太守中功劳第一,一半都是供应军粮的功劳。”
曹睿没有理会辛毗,而是接着向邓艾问道:“若是河东、平阳的粮草不够呢?又当如何?”
邓艾张了张嘴,却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沉默几瞬理清思路之后,这才出口问道:“一定要从豫州运粮吗?难、难道尊驾不知道弘农郡陕县的河中砥柱吗?”
曹睿淡然一笑:“知道,就当是长安有战事,不得不运。”
邓艾不解道:“先汉定都长安,从关东漕运粮草至长安城,每岁凡有百余万石,而在经过陕州砥柱时损、损耗甚多。而汉光武定都洛阳后,却百余年间再无漕运之事。”
“若要从关东运粮入长安,那就必然要经过陕州的砥柱天险不可!”
徐庶此时也有些困惑了。
陛下问邓艾如何转运豫州粮草至长安?这件事已经百余年没人做过了!
曹睿淡淡说道:“那你就说说如何过这个陕县河中的砥柱。”
所谓陕县砥柱,实际上是黄河中天然阻碍航道的巨石。所谓‘中流砥柱’一词,说的就是这里,也就是后世的三门峡。
也就过了几瞬,邓艾便出口言道:“若是从豫州运粮入、入长安,当汇集各郡粮食从浪荡渠入河,逆流而上至、至陕县砥柱以东。”
“从此处下船转陆运,再从陕县砥柱以西重新上船,经渭水和漕渠可至长安。”
“禀尊驾,这就是在下以为、从豫州运粮到长安损耗最小之法了。”
曹睿起身伸了伸懒腰,笑着对徐庶说道:“大司农!此人不错,告诉黄权,朕要了。”
徐庶连忙起身拱手行礼:“不知陛下要邓艾去何处任职?”
曹睿笑道:“让他去督关中各军的粮草!”
“遵旨。”徐庶笑着回应后,走上前去拍了拍邓艾的后背:“你傻了吗?陛下给你赐官,如何不拜?”
邓艾连忙跪拜。
曹睿笑着看了邓艾一眼,便转身出门离去了。辛毗见状,也随意的向徐庶拱了拱手,随即跟上。
……
田豫在汪陶城外,派曹爽去广武求援之时,是在六月二十五日的上午。
二十六日下午,曹爽几经周折寻得刘晔等人。
二十七日夜间,经过一日急行军,曹爽与刘晔、毌丘俭等人领雁门郡兵,刚刚到达楼烦。
而此时的田豫,却面临着更危险的境地。
轲比能其人,确实当得上此时草原上实力最为雄厚之人。
轲比能所率领的鲜卑骑兵,一直缀在田豫所部九千人的后面。
但在这两日间,轲比能从不派人攻击田豫直领的部队,而是日夜不断的对素利部的鲜卑轻骑、以及来自幽州的乌桓轻骑进行袭扰。
两日下来,共计三千的乌桓义从,已经损伤了一百多骑。素利部的四千杂兵更是损失了将近三百人。
时间已至傍晚,田豫率领着八千多兵,在阴馆西北、靠近桑干水的地方靠河扎营。
田豫正在营中巡视,检查着这两日军中受了刀伤和箭伤的伤员。
在安抚了一群年龄不大的幽州军士后,田豫走到了自己的司马何信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