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费祎更激进些。杨仪统筹机要、不愿改变昨日已经定下的方略……每个人的说法似乎都是有道理的,都有拿得出手的缘由。

这些将领与臣僚,自然能各自与诸葛亮陈说方略。但诸葛亮则不同,身为统帅之重、一举可定人生死,要谋、更要断。

早在二十年前、在荆州之时,诸葛亮就听徐庶说过他老乡郭嘉的‘十胜十败’之论。其中‘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这一句,最让诸葛亮印象深刻。而当下这个时间点,诸葛亮对这句话的体会就更深了。

此前自己为先帝刘备建策无数,想必先帝每每也与自己现在相仿、一般心中纠结吧?

诸葛亮面色不改,心中还是偏向了杨仪的方略更多些,抬眼环视帐中众人:“本相已经决定,不改此前之策。”

“东路军继续按原有方略行事。彼处地形、营寨位置我早已在图中看过,并无半点差池。”

“传令张翼,命他急速去取显亲县、然后支援略阳!”

诸葛亮一言既出,堂中众人也纷纷行礼称是,而后各自去忙碌了。

费祎拟好军报后,拿过来请诸葛亮之印,同时出声问道:“丞相既然定策,属下自当遵从。但属下还是以为魏军势疲,应当急攻之才是。”

诸葛亮轻叹一声:“文伟,你所言我已知晓、也合兵法。但东路军离上邽有一百二十里,贸然与魏军大战、恐有失控之危。”

“不若稳妥些,先取广魏郡的郡治临渭再说。”

费祎皱眉问道:“丞相如何能知,临渭就不会如上邽一般难攻?”

“此事是杨威公做的。”诸葛亮解释道:“吴懿从略阳退后,杨仪总觉得广魏太守赵凌行事不合常理。”

“杨仪借了我的印信、又以我的名义给赵凌去了私信劝降。那赵凌这才开口,说除非本相亲至,否则他绝不会降。”

费祎大惊:“丞相如此就信了?”

诸葛亮语气平静的说道:“赵凌将他的次子给本相暗中送来了。”

费祎一阵无语,这广魏太守赵凌做的好买卖!

在此汉、魏国战之时,赵凌以一个次子就从漩涡中超然出来了。

若诸葛亮不至、魏胜汉败,赵凌也不过死一个次子罢了,他甚至会说此人并非他次子、乃是丞相作伪。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