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时司马懿才恍然意识到,这句赋不正是来自昔日铜雀台落成之时、曹植写的一篇《登台赋》吗?

彼时铜雀台落成后,武帝曾在铜雀台上召开文会,命先帝、雍丘王二人与邺下众士子一并拟文以作庆贺。

几乎就是那次武帝对两个儿子文才的比较,开启了二人持续十余年的较量!

这篇《登台赋》写成之时,司马懿还在河内老家种田读书呢,若非曹丕后来将此事讲给司马懿听,他还不知道有这一回事。与曹丕关系最近的司马懿尚且模糊记得,其余臣子们就更不知晓了。

曹睿身为大魏皇帝,自然是坦荡且无所顾虑的。提到曹植昔日文作,也不过是借着景色有感而发、几乎脱口而出罢了。

听罢曹植之言,曹睿笑道:“若其他人说文思枯竭,朕说不得还能信。可皇叔说这般话,朕可就当皇叔不愿作诗了!”

曹植讪笑着说道:“陛下若命臣作诗,臣当然也是能作的。”

曹睿笑着摆了摆手:“不如这样吧,今日此地景致颇佳。依朕看,大魏的臣子们不仅应当尽心国事,最好还要懂些文华!在场之人若不能作诗,便今晚宴上每人罚酒十樽!”

“诸卿,如何啊?”

眼下随着皇帝登上祁山堡的,文臣中有司马懿、陈矫、杨阜、王肃、曹植,武将中有曹真、张郃、牵招、郭淮、曹洪。

正好文武各五人之数。

五位文臣之内,曹植自然是诗才绝代、王肃也是学富五车之人。剩下司马、陈、杨三人虽然久历庶务,若要挤也是能挤一篇出来的。

但武将这边……

张郃喜文、却水平庸常。

牵招倒是个文武双全的,郭淮也是文士出身,但抵不过曹真、曹洪这两个粗疏的纯武人拖后腿。

果然曹真先叫起了屈,指向了对面那些文臣:“陛下,臣虽然饮十樽酒也无妨,但实在是不会作诗,似乎有些不公平啊!”

司马懿、陈矫等文臣也属实不知皇帝之意,一并束手看着皇帝与曹真二人。

曹睿笑道:“朕说了,若不能作诗、那就饮酒好了。大将军还不能饮酒吗?”

“如果愿意作诗、但不会作诗的,朕与雍丘王今日可以教你们作诗。”曹睿含笑看了一圈臣子们:“如何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