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听过皇叔写的《白马篇》吧?”
文臣们尽皆点头。曹睿看向自己的将军们,略显无奈的念道:“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此诗的开头就很好,白马载着游侠儿向边关驰去。一句接着一句,第一句白马、第二句向西北驰去。”
“那么张将军既然以西汉水为开篇,不妨就将西汉水讲的明白些、清楚些。”
见张郃又有些糊涂,曹睿笑道:“朕问你,西汉水是从哪里来的?流经哪里、又到哪里去?有什么用处?”
张郃答道:“这个臣知晓。西汉水自陇南发源,经秦州流向益州,现在大军正经西汉水南行向武都!”
“好,那就先说西汉水发自陇南的事情。”曹睿引导道:“你前面用了滔滔,这里能不能再用个叠词、将西汉水换个角度再描述一番?”
“臣想想,”张郃低下头来思索着:“宽宽?阔阔?长长?”
曹睿笑着摇了摇头:“张将军,你方才用了滔滔二字。水之滔滔是用眼睛看的,那能不能用耳朵听、或者用手触碰呢?换个感觉?”
见张郃依旧思索,曹睿提醒道:“能不能用湍湍或者冽冽?两种感官、两个不同的词,你且选一个吧。”
“臣选冽冽好了。滔滔西汉水,冽冽自陇南。”
此句从张郃的口中一出,不仅曹植等人眼前一亮,就连不懂诗的曹真与曹洪,一瞬间都觉得这诗有几分样子了。
汉乐府也好、昔日曹丕、曹植为首的邺下文人也罢,写诗重叙述性,言浅情深、而又广泛运用起兴。
这种写作范式写出的诗句,第一句往往颇为古着质朴,连着两句、四句才能看出好坏来。
“前两句有了,第三第四句呢?”曹睿继续指引道:“方才你说西汉水从秦州流向益州,该如何表述好一些?”
“从秦流向益?”张郃脱口而出后,自己都笑了下觉得不妥,连忙补充道:“陛下稍待,臣再改改。”
“流经秦与益?溯经秦与益?连结秦与益?”张郃试探问了几遍。
“后一个好些。”牵招在旁小声说道。
曹睿笑而不语。
张郃按着方才皇帝的意思接着小声自语道:“那就是说作为大军行进之路了。”
“开辟道路宽?”张郃又抬眼看向皇帝。
这下轮到郭淮提醒了:“张公,或许可以换几个词,更文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