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曹睿缓缓说道:“幽州刺史刘晔明谋善断、治政有节,实为朕之股肱心腹、国之干材。着即加封为度辽将军,随朕大军同往辽东!”刘晔宦海沉浮了大半辈子,应对这种场合的经验再丰富不过了。他在皇帝将自己三年辛苦兑换为奖励的这一刻,半点都未迟疑,直接叩首高声应道:“臣刘晔谢陛下圣恩!”

曹睿身后众人看向刘晔的目光,或是羡慕或是赞叹,并无一人表现出丝毫的不满。

这也和汉魏之时的政治传统有关系。

朝廷文臣升迁的路上,几乎都会做一任或几任外任官。

其中最顶尖的职位,乃是内地各州的刺史,以及河内、陈留、南阳、颍川这种大郡的太守。

而刘晔所任的幽州刺史、司马孚所任的凉州刺史,这种边郡‘苦寒之地’履任反倒有一种立下‘苦劳’的感觉。

能在河南之地任官,又有几人愿在幽州呢?

刘晔谢恩起身之后,曹睿又将一旁的夏侯献扶起:

“朕的安北将军,在幽州一年半做得不错。此番随朕一同出征,辽东之事有你的用武之处!”

夏侯献也行礼道:“臣在幽州为陛下训练军士,随时等待陛下召唤,定随陛下讨灭公孙逆党!”

曹睿点头:“甚好!”

在与燕郡太守邓峻浅谈了几句之后,刘晔站在一旁笑着挥手,四名衣著整齐、儒生打扮的十岁左右的孩童,手中分别捧着炊具向前。

曹睿瞟了刘晔一眼,笑着问道:“刘卿这是给朕弄得哪出戏码?箪食壶浆?”

刘晔拱手笑道:“《孟子》中说‘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昌平百姓闻得陛下统大军而来,从而给陛下进献本地食饮。”

曹睿微微颔首,走到了四名孩童面前:“麦饭、肉汤、菜羹……”

走到最右一名孩童身边,曹睿从他手中托盘上的陶碗中拿起一物,啧啧称奇道:“这是板栗!”

这名十岁孩童竟也不怯,朗声答道:“禀陛下,这是小民家里采的板栗。”

曹睿也不见外,当众用手剥开一颗、微微咬下一点尝了尝味道,笑道:“哦?是你家中所采?”

“和朕说说,你叫什么名字?可曾进学?”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