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令。”胡综应下,同蒋琬二人一同走了出去,只留全琮情绪不上不下的难受着。
蒋琬不是愣头青,不会做出对大局不利的事情,也真不愿意听这些禅让之事,只是借故离开罢了。
一个欲要称帝的君王,与臣子一同入神听着敌国降人谈论敌国禅让之细节,这场面本就无半丝体统!只是他们自己不知罢了。
不过是一小小插曲,诸葛瑾继续追问道:“汉末帝先后四封诏书,其中都是何意?”郝普也插话道:“诸葛公所言极是,总不能同样的话连说四次吧?”
隐蕃从容笑道:“怎么可能重复四次?”
说着说着,隐蕃朝着孙权拱手:“至尊,四封诏书三次辞让,内容各不相同。”
“第一诏,汉帝言及曹丕有功,欲让帝位。而曹丕在辞让中不言功劳,只称自己无德。”
诸葛瑾问道:“曹丕默认自己有功了?”
“正是。”隐蕃笑道:“第二封诏书,汉帝称曹丕有德,而曹丕说自己谦让,不欲即位。”
这下连一直寡言少语的朱据都笑起来了:“这么说来,曹子桓又认下自己有德了?”
隐蕃点了点头:“第三封诏书,汉帝称建大业者不拘小节,知天命者不系细物,让曹丕不要谦让了,应如舜、禹二人一般。曹丕又回称自己比不上舜、禹。”
三辞三让都被说完了,孙权此时发话了:“汉帝第四封诏书,是不是又说曹子桓堪比舜、禹?”
隐蕃拱手道:“至尊所言极是。第十六日曹丕受禅当日,对群臣当众说了一句‘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孙权感慨道:“孤今日也知之矣。想那三代贤君,莫非都如汉帝与曹子桓一般?虽没有那么多弑君的崔杼,史书中还剩多少是真的?”
隐蕃道:“方才汉使蒋公琰在此,臣不好明说。至尊若欲成就帝业,倒真要像那刘玄德一般。”
孙权微微皱眉。
诸葛瑾见状发问道:“叔平此话何解?”
隐蕃回应道:“该称帝就称帝,莫要顾念太多,臣从未听说刘备这般辞让!”
诸葛瑾略显犹疑的问道:“可刘玄德毕竟姓刘……”
隐蕃笑道:“天下刘姓之人不知凡几,刘姓难道很值钱吗?刘玄德能称帝,还不是因为他据有益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