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臻点头。
就在二人推杯换盏,叙谈着皇帝征伐大胜之事,以及洛中的些许琐事之时,王基在关着的门外轻轻叩道:
“仆射,属下有要事请见。”董昭看了看卫臻:“听声音是王伯舆?”
“是他。”卫臻高声应道:“伯舆且进来吧。”
王基推门而入,先朝着董昭行了一礼,而后对卫臻说道:“禀仆射,宫中有黄门传讯而来,苏美人在长乐宫为陛下诞下一名皇子!”
卫臻颔首:“我知晓了。伯舆且去吧,将此讯速速加急传至邺城。”
“遵令!”
王基刚刚将门掩上,董昭就又笑着举起酒樽:“天家子嗣兴旺,实乃大喜之事!”
“是啊,董公说得对。”卫臻感慨道:“子嗣多固然是好事,可也有隐忧。全看陛下如何安排了。”
“圣君临朝,此事固然轮不到我等烦忧。”董昭笑呵呵的说着:“就算是要烦忧,也是公振该烦忧的。老夫恐怕得不到那一天了。”
“唉。”卫臻叹了口气:“若说烦忧之事,眼下我还真有一件,还望董公能够不吝赐教。”
董昭何等人物,几乎全身上下都装着心眼,此番前来赴宴,就等着卫臻说这句话呢。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董昭点头:“公振且说,有何事值得烦忧?”
卫臻道:“董公知晓这场大雨吧?洛阳这边断断续续已经下了七、八日了,而许昌那边的消息,将近下了十日。虽说中间也有雨停之时,但却少见晴日。”
董昭也摇了摇头:“说来倒也奇怪。此前邺城尚书台朝着洛阳传讯,要求注意夏、秋雨情,我此前还纳闷此事是何缘由。却未曾想,一到八月就竟然下起了雨,竟有黄初四年的那般势头。”
卫臻道:“司隶、豫州、兖州、荆州四州,今夏兴修水利不断,尽人事而知天命,朝廷能做的事情都已做了。”
董昭接话道:“国事繁多,我这也有一事。赵俨从襄阳处传讯回来,称江夏的文聘病重,俨然时日无多,还请朝廷派人去江夏接任。”
“公振,此事你可有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