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从根本上来求,当然是在皇帝身边前程远大。可与五旬出头的刘晔不同,辛毗年已六旬,在这个时代的评价中,已经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德高老臣了。
无论是从身前事、还是身后名来论,对于辛毗来说,都应该再多为自己考虑一二。
曹睿摇头道:“此话辛卿自己可以说,朕却不能这样来论,未免对辛卿过于刻薄了。”
“朕再问一句,辛卿真没有什么想法?以辛卿数次随征之功劳来论,刺史也好,将军也罢,朕都是可以许给卿的。”
曹睿此话自然是真情实感,面前的刘晔、辛毗二人也同样相信皇帝的真诚。
且不论什么感情之类的话题,单从行事风格上来说,素来大方的皇帝也是能做出这等事的。
辛毗还是摇头:“臣是陛下的臣子,哪有臣子向陛下去讨官职的呢?还望陛下不要再问了。”
曹睿笑道:“那好,朕知道辛卿的意思了。”
“侍中辛毗听旨!”
曹睿突然扬声来了这么一句,刘晔、辛毗二人都站了起来,辛毗更是跪地拜倒。
曹睿道:“辛卿久任侍中,效力君前屡受辛劳。现命辛卿为卫尉,以示褒扬。”
卫尉?现任卫尉难道不是董昭吗?若自己做了卫尉,董昭又能去何处?
辛毗刚要推辞,可刚一抬头就看到了皇帝严肃对来的目光,心中一凛,而后叩首领命。
待辛毗起身之后,刘晔在一旁好奇问道:“陛下,卫尉一职不是由西阁董公来任?那董公该何去何从?”
曹睿轻描淡写的答道:“既然朕叫他‘董公’叫了许久了,也该升他为三公了。待回到邺城之后,朕再下旨意升华太尉为华太傅,董昭就去做太尉吧。”刘晔点头应道:“董公久任王事,年高德劭,理应受此赏赐,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