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耽引着徐庶向城中的将军府走去,一路上小心陈述着,还未入府,徐庶就已经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虽说这是申耽的将军府,徐庶到来,申耽也只能坐在次位之上。
“事情就是这般。”申耽颇为小心的看向徐庶:“该与徐公说的,属下已经尽数说了。”
“赵公人在襄阳城中,汉水又被吴军战船隔绝,不得南北往来。朝廷尚未回信,而徐公又持节在此。”申耽拱手道:“若徐公有令,属下自当遵从。”
见到申耽这般恭谨的态度,徐庶捋须想了几瞬,出言说道:“吴军来犯,确是危难之时。本将持节至此,虽说陛下令我赶赴江夏统兵,可夏侯将军已去江夏,又临战事,本将也无再往江夏的必要。”
“既然申将军愿听我之令,我有一事要先弄清楚。”徐庶抬眼看向申耽:“新野号称有万人驻军,若现在即刻出兵,有多少人能发?”
申耽心中纠结了一下:“禀徐公,有七千六百人能发。”
“七千六百人?”徐庶皱起了眉头:“剩下两千余人呢?”
“确是七千多。”申耽小心翼翼的解释道:“自黄初三年以来,荆州此处再无大战。太和以来,又从荆州往陇右、关西调了许多兵。新野并非江夏前线,也非陈公、赵公的襄樊驻地,老病之卒尚未淘汰的,都被轮到新野来了。”
“让他们守城还勉强能行,若要与吴兵野战,恐怕就有些为难了。还不如不发,将他们悉数留在此处。”
徐庶无可奈何的点了点头。
方才申耽之话一说,徐庶也就信了八九分。这几年朝廷对荆州最为不重视,加之新野又是荆州离敌最远的屯兵之处。
以大魏此时的军纪,和陈群、赵俨两人的能力,还不至于出现空饷这种恶性事件。但将老弱军卒往后方摆一摆,这种事情也是能做得出来的。
“不若徐公遣人来查验一番?”申耽以为徐庶不满,又小心的陪着笑脸。
这种事情怎么好查?何况申耽此人态度如此和善,徐庶也不想与他之间生出龃龉来。
“不必了。”徐庶轻轻摇头:“申将军所说,我又如何不信呢?此时已是傍晚,若今日出兵想必也来不及。就以七千六百的兵数吧,明早出兵,能否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