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臣谢陛下圣恩!”傅嘏等五人也一并行礼,对这个意料之外的任命莫名激动。

皇帝作为全天下最大的权力来源,能随在陛下身边、入得陛下法眼,不异于进入了一条升迁的捷径。

岂不见散骑侍郎杜恕杜务伯,才三旬出头就被点了辽东太守?圣恩何等浩荡,这是圣君啊!

只不过院中领命的侍中裴潜,心中却有些不知为何而来的惆怅。

侍中当然是个好位置,随在陛下身侧也不错。裴潜看着同为侍中的数人,辛毗升了卫尉、徐庶去领兵做了将军、卢毓在北方巡护匈奴,自己却在宫里管起了一群散骑侍郎们。

想着想着,裴潜寻即自嘲了起来。何必如此贪求呢,迟早会有自己的用事之地!

……

近乎同时,江夏郡、安陆城。

都说汉末三分天下,江夏郡就是三分天下的那个交点。早在赤壁之战后,江夏郡就被分成了三分。孙、刘湘水盟约之后,刘备从沔口以北撤军,江夏就由魏、吴两家分管。

文聘据守江夏都二十余年了,这二十余年内,江夏始终处于一个不断拉锯的临战状态,隔江不远就是吴国国都武昌,可谓是对吴前线最为紧要之地。

八月下旬,平南将军夏侯儒就从襄阳来到了江夏。从夏侯儒来到江夏、再到九月中旬的当下,这段日子可谓跌宕起伏。

右将军文聘虽已从病重转为病危,但也‘回光返照’了三次之多。每当夏侯儒以为这位老将要挺不住、去地下见武帝文帝的时候,文聘就会凭借吊着的一口气再续数日,然后再来一回病危之事。

文聘在江夏近三十年,可谓是根深蒂固。在他病重之时,虽然已经无力指挥军队,却也不肯交权给孤身而来的夏侯儒,非要咽气了才能交印。

加之魏属江夏郡西南沿着汉水的部分,历来都被吴国占据,直到樊城的逯式通报,夏侯儒与文聘才知晓吴军攻襄阳之事。

江夏乃是前线重地,若无明确指令,是不能派兵后撤援助襄阳的。都是后方援助前线,哪有一处前线援助另一处前线的道理?但若按兵不动,又似乎不太妥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