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潜此时拟好了旨意,起身回到了自己坐位旁,也开口言道:“陛下,荆州水军如此战力,倒也说不上是赵都监之过,实际上是积年的痼疾。臣此前为荆州刺史,荆州水军才开始在襄樊左近重建。”
“不知陛下记否,太和元年之时,陈司徒当时都督荆州军事,沿汉水东下之时就被吴军水军击败,丧船损兵,这几年一直没恢复过来。”
曹睿叹道:“此事朕如何能忘呢?今夏朕委任杜恕为襄平太守,此人你们都熟悉吧?在朕身侧做过散骑侍郎的。”
“识得。”
“臣知道此人。”
“他是杜伯侯之子。”
曹睿点头:“司空久在尚书台,想必对杜恕之父杜畿也应熟悉。”
司马懿表情严肃了许多:“何止是熟悉,臣与杜伯侯同在尚书台为仆射,先帝征吴,臣在许昌留守,杜伯侯在洛阳留守,遵先帝之命在孟津大作楼船。”
“杜伯侯以仆射之职,亲往楼船之上试舟,楼船却因风浪过大而倾覆,杜伯侯也因此亡故,实乃可叹。”
曹睿道:“水军建成,非一日之功。为了先帝黄初六年进兵广陵,大魏甚至折损了一位尚书仆射。若能据有巢湖,水军方能大用。”
刘晔顺势说道:“陛下,按照黄初年间的规制,大魏舟船都是在洛阳左近、由将作监来督建的。舟船建好之后,从黄河入漕渠再入淮水,远而靡费,不若在扬州兴建造船所。”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曹睿道:“巢湖在合肥之南,附近百姓稀少,还是放在寿春附近吧。”
“司空,”曹睿看向司马懿:“为朕召将作大将马钧来许昌,命他牵头在寿春兴建造船所,以解大魏乏船之窘。”
“遵旨。”司马懿想了一想,同时说道:“若臣没有记错,大魏造船的匠人大半都在洛阳和邺城两处。”
“邺城也有造船之处?”曹睿问道。
“有的。”司马懿道:“建安十三年时,武帝曾下令在邺城玄武湖大作舟船,以备南征之需。”
曹睿摇了摇头:“建安十三年,赤壁那年吗?算了,还是先将马钧召来吧。此人巧思颇多,已然将朕的许多想法用在将作监里了。到时朕再与他商谈舟船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