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都是哪里的士子?读书竟如此安静。”曹睿透过敞开的堂门,大略朝内望了几眼。正堂内其他的装饰、摆设都已清空,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桌案和椅子。

“臣家中与太学不同,臣亦不喜吵闹,因而学子们往往都是默诵书籍,臣也每日会抽出一个时辰来讲课经义。”王肃从容引着皇帝进了堂中,说道:“至于籍贯,这二十八名士子何处籍贯都有,幽州也有、凉州也有、豫州兖州都有,臣籍贯的东海郡也有五人在此求学。”

曹睿点头:“身为大儒当然要福泽乡梓,昔日卢侍中之父大儒卢植在洛阳办学,幽州的刘备、公孙瓒等人不是都能入学吗?五人略有些少了。”

“是。”王肃应了一声。

曹睿嘴角略微扬起,微微跺了跺脚:“王卿,此处有婢女否?”

王肃倒是没什么表情变化,倒是他身后的夏侯玄与和逌齐齐变了脸色,互相对视了一眼。今日陛下的确反常!

“臣家中敦敦睦睦,因而并没有婢女在此。”王肃从容答道。

曹睿道:“也是,王卿是个脾气好的。”

王肃余光扫到身后众人的神情,笑着说道:“陛下,臣看散骑侍郎们似乎未解陛下圣意,臣自请解说一番。”

“可以。”曹睿点头应道:“王卿只教学而不解惑吗?”

王肃答道:“解惑的少,多是每日讲经时解释义理。”

曹睿徐徐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依着朕看,与王卿相似的例子不少,只传道和授业,却不解惑,就连太学也是这般。”

“王卿,何为悟性?”

王肃想了几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悟性。”

曹睿道:“有人悟性好,自学便能成才。有人悟性差,资质平庸一些,需尊长结果方能释疑。”

“以朕来看,传道、授业、解惑这三件事应当并重。王卿改一改,朕再让太学也一并改上一改。”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