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殿内众人也一时附和着笑了起来。

曹真侧脸看向赵俨:“赵大夫知道此事,可今日明光殿中的群臣却未必全知。不若由赵大夫向诸位同僚介绍一二。”

“大将军所言极是。”赵俨站起身来,朝着曹睿躬身请示了起来。

曹睿也只是摆了摆手,笑着应允了。

随着赵俨逐字逐句、声情并茂的介绍,殿中臣子也随之惊叹了起来。

曹睿虽不懂造船之法,也不懂海上航行,但一些基本的逻辑是有的。

船要有动力,有风用帆,无风用桨。船要稳定,舱室就要尽可能保持水密,重心要低,船舷要高,要有压舱之物。

曹睿在太和五年的时候将马钧召至洛阳,又拿到了大魏历来造船的资料,以及吴国降人提供的吴国造船之法,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在洛阳开始了造船实验。

马钧的确巧思,在皇帝提供的近乎无限的人力之下,用极快的速度试验好了船型,成功制作了等比例缩小十倍的样船、且测验合格之后,这才回到扬州的居巢开始正式造船。

大魏新制的船只已经在规模上超过了吴国最大的船只,长度达到了三十丈。船有三桅,载重量多达万余斛。

而曹睿在另外一些领域也有贡献,也多是从常识来做出的判断。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