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从容说道:“朕记得此事,那时候蒋子通就在先帝驾前,冬日中渎水结冰,既入不了江,也难以北归,全赖蒋子通掘渠放船的计策才将船只带回。”
“卢卿,遣人去后面船上,将蒋济唤来。”
“遵旨。”卢毓应声而去。
不多时,蒋济就乘舟而来,由于卢毓叫的紧,蒋济也走得匆忙,有些喘的来到了曹睿身前。
太和年间,对于朝廷的大多数官员来说都是一段安稳的岁月。当今陛下不喜变动,只要高级官员没有太大问题、或者到了需要轮换的地步,几乎都能在一个地方坐稳位子。
按照曹睿本人的理论,大魏当下的所有矛盾都要服从于吴蜀尚未统一的这个大矛盾下。提高行政效率,若官员做事得力则无需更换,还是少折腾些为要。故而蒋济在扬州养的愈发富态了。
曹睿打量了蒋济几眼:“蒋卿,此番海船队回返,朕也要亲去巢湖将作去看一看造船工场。方才朕与侍中们聊到黄初五年、六年先帝两次广陵观兵之时,想起你昔日功绩,故而遣人将你唤到朕身边来。”
蒋济微微躬身:“臣微末之功,不足挂齿。”
“又怎是微末之功呢?”曹睿说道:“此前朕在寿春时,除了年节时与你见过几面,你都在各地巡抚,朕见你的次数也少。这回随朕到巢湖、到东兴去,朕也有空好生听听你的想法。”
“朕欲后年伐吴,卿可有计策?”
后年伐吴?太和九年伐吴??
蒋济直起身来,双眼本能微睁,眉眼间流露出带着一丝惊讶,拱手回应道:“启禀陛下,兹事体大,还请容臣思略一二。”
“好。”曹睿笑笑,随即又转过身去,继续看着淝水两岸的风景。
对于蒋济来说,这确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讯息。若蒋济没有记错,这还是陛下御驾到了扬州之后,他第一次听到关于伐吴之语。
去年年底陛下来到寿春,只说巡视东南,从未论过军事。但若换个角度来说,五万中军都随着御驾一同前来,若真要做些什么动作,也并不奇怪,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