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又非濡须一般的交通要地,魏军从未有大批从中渎水行船入江的记录,没人会为这里费力气。
吴国镇守广陵的幽州牧、前将军孙韶,也将重兵驻扎在广陵城南边、一江之隔的丹徒之处。
黄初年间曹丕率大军至广陵临江观兵之时,吴国的应对非常直接,那就是弃了广陵城,将所有兵力放到南岸,与魏军隔江对峙。
曹睿此前从徐州东海郡巡视归来,与内阁、枢密院一同进一步确认攻吴计划的细情,其中最关键的一个要地就是广陵。
中渎水水浅,不足以行大船,此番朝廷命乐綝率一万水军所乘也是较小些、能承载百人左右的艨艟,而非更大的斗舰和再大一号的楼船。在此前提之下,水军入海而后沿大江入海口入江,就成了惟一可行的路线。
而为了保障这一路线的可行,在沿途修筑港口和补给之处就成了头等大事。
淮水下游的淮阴早就成了大魏船队出发的基地,下游入海口处的海西、以及海西以南沿海的盐渎也已建设好了城池与补给船队的港口。
而再向南,就是吴军名义上的控制范围了。
对大魏来说,占据广陵城及其东侧的海陵等沿海之地,且在广陵郡沿海之处屯兵修建码头、以保障日后水军船队的正常通行,这就成了眼下的重中之重。
军事进展从来都是和交通运输强相关的。
曹操昔日远征乌桓的时候,沟通河北水系修建数座长百余里的沟渠。曹丕三次征吴,大军也都是沿着黄河、淮水及其间的漕渠体系进行。曹睿征伐辽东,也是通过河北的水系运送粮草,以泉州作为基地、通过海运的方式向辽东运粮。
这属于行军打仗的必备之事,就如同两军对峙需要筑垒建营一般。
王凌、乐綝二将出发之后,曹睿与毌丘俭经过五日的行军,先至合肥,再沿涂水向东,在十月六日下午抵达了全椒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