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末将遵令!”曹泰心中大喜,连声应下。

朝廷大起步、骑、水军二十五万伐吴,兵分六路,大将军曹真所督的濡须一路为战力最强、也是皇帝亲自坐镇的一路军队。

正如重臣们有着各种领兵职务上计较,寿春处的中军、外军一众将领们在此屯驻了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数年,对于谁当先锋、谁先谁后看得极为重要。

在曹真麾下作先锋,就等于在陛下面前、在这二十五万大军中作先锋一般。

人都有好争之心,何况是这些本就求战心切、欲要建功立业为自己挣出爵位家业的中层将领们呢?

最早从去年开始,诸将之中便开始有着这种议论了。中军中的羽林左军、武卫军、骁卫军、中领军营都成了讨论中的热门人选,外军之中的平东将军曹肇部、破虏将军张虎部也有人提及。

当然,这些人选各有各的理由。

之所以提羽林左军而非羽林右军,是因为这两支骑军作用相仿,且羽林左军甲骑更多、论主将文钦比程喜更有名望、功劳也更多。武卫、骁卫也都是历来的嫡系军队,中领军营的毌丘俭更是天子亲信。

有人说若用曹肇,可以作为对曹休未等参加伐吴之战的记念。也有人说用张辽之子张虎,可以为伐吴之事讨得几分好彩……

但随着毌丘俭在广陵独领一路大军,骁卫将军王凌、平东将军曹肇都归了毌丘俭麾下。以及左羽林将军文钦被征南将军满宠要走,到了荆州担当重任,人选也渐渐缩小到了武卫军、骁卫军和张虎部三个选项。

此番点了曹泰的武卫军,算是中规中矩的持重之举。武卫是天子亲军之中最强的一部,在太和年间南征北讨,在皖南攻吴军、在关西战诸葛、在樊城据孙权,战功是实打实的头一份。

众望所归。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