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不用管陆逊,他知道如何打仗。此前朝廷已经告诉过毌丘俭了,不过他历来心软,再给他去一封诏令,告诉他攻吴务必从速。今日该杀的吴地士人不要拖到明日,遇到投降的吴地士人也速速接纳,即刻委任官职,命其征调粮草军资供给大军。总而言之,朕就要一个字,快!让他不要吝惜官名和许诺,全面平定之后,朕有的是时间把吴地士人的根都拔起来。”

“是,臣明白了,稍后就去给毌丘俭回信。”刘晔拱手,对皇帝这般说法并不意外。

由于攻吴准备了两年多,朝廷上下由尚书台和枢密院牵头,对如何整治攻克的吴地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方案。这个方案只限于内阁四人,与枢密院、尚书台负责之人,以及曹真、陈群二人知晓。

根本思想是曹睿提出来的。

曹睿在军议之上明白指出,孙权统治下的吴国,一个重要的失败之处,就是没能处理好与吴地士族和吴地将门之间的关系,导致军事行动和内部人事,常常被诸将和士人们所裹挟,严重拖累了孙权治下的发展。

当然,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这是孙权遇到的麻烦,也是孙权执政的根基和依仗。这是孙权的基本盘,而不是大魏的基本盘。

曹睿指出,在用武力接管吴地之后,必须在吴地实行扩大版本的三互法,即吴国旧地籍贯、或者曾在吴国为官之人,在局势安定后不得在吴国旧地担任五百石以上的职位。

认真来看,这其实是一个要全面打散吴国旧统治阶层的制度。五百石为县长,六百石为县令。也就是说,从西陵到吴郡,北到武昌、南到日南的地区,这些地方的所有县长、县令、曲长、司马、都尉、太守、州刺史等算得上名号的职位,都不能由吴国旧地籍贯之人担任,必须从大魏原本统治之地派人委任。

这些官职衍生出来的低级官职,更是庞大到了天量。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