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无论如何,江陵不能丢!孤与父皇不惜与蜀国开战,江陵如何都不能给!”

诸葛瑾神色黯然,一方面自己是吴国的当事人,搞砸了与蜀国的谈判。另一方面,他仿佛回到了二十余年前,为了孙权、刘备之事与诸葛亮频繁来往沟通的时候。

诸葛瑾这时才想起来,他这个同胞弟弟,似乎从来都是为了刘氏来占孙权便宜的谋主!这次也丝毫不例外!

真真是各为其主、各尽其才……

孙登神情愤然,直接对着诸葛瑾问道:“大将军、齐王殿下,你可还认孤这个大吴太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瑾未敢一日忘却!”诸葛瑾面孔凄楚,正色以对。

“好!”孙登不顾自己太子之尊,退后半步,竟朝着诸葛瑾俯身跪拜:“父皇在夏口危在旦夕,还请大将军领两万兵守江陵,不得让蜀兵寸进!孤自提三万兵去救夏口,即刻就走!”

诸葛瑾心中纠结到了极点,竟一时忘了去扶孙登,步骘在旁也失了神,二人竟眼睁睁的看着孙登给诸葛瑾叩了个头,帐中护卫着的甲士们也尽皆被此景惊呆。

孙登叩首既罢,昂然站起,朝着诸葛瑾伸手:“兵符速速给孤!孤自去调兵,明日破晓就走!”

孙登这番作态,在诸葛瑾的眼中,竟与近三十年前赤壁战前的孙权有八、九成相似。两个身影仿佛跨过时空重合起来,让诸葛瑾一时恍惚了起来。

“好。”诸葛瑾神不守舍般,伸手从怀中取出虎符,手掌还没来得及全部展开,孙登就将虎符抢过,大步走出堂门,紧接着朝院外小跑了出去。

步骘看着孙登匆忙离去的身影,竟当即流出泪来,哽咽着看向诸葛瑾:“子瑜,大吴如何成了这个样子?”

诸葛瑾眯眼长叹,一时站立不稳,幸亏被步骘扶住才没倒下,倚在步骘怀中,竟也一时泣下。

豪杰气象是一回事,调兵打仗又是另一回事。

孙登从诸葛瑾处取了兵符,当即率着亲卫出城乘夜驰往江陵城西南十里处临江的汉津,彼处驻扎着孙登当初从武昌带来的一万三千军队,如今只剩一万二千左右。

这一万二千军队,也是孙登明日早上能调走的兵力。至于余下兵力,还需诸葛瑾在后方安排船只、调兵才是……

但孙登已经顾不得这么许多了!莫说能带一万多兵,就算让他只带三千兵去救孙权,他也不会犹豫半分。

二十日清早,吴国太子孙登领一万二千水军乘舟东下。而此时的魏军大部,还在乘船前往夏口的路上。

步军乘船,骑军乘马,在江北同时而进。

辰时许,作为先锋的水军艨艟将军乐綝部就已抵达夏口东北四十里处的滠口。

滠口,是滠水注入长江的水口之处,这里是大魏水军适合停驻的唯一之处,若再度向南离夏口愈近,距离就不足以让步骑平稳落寨。

水军达成这样的速度并不意外,一日余行二百里只是基础操作。右羽林将军程喜、奉义将军卑衍和曹睿本人直属共一万八千骑,一日半在沿江的地形行军二百里,这才是真正值得称道的速度,河流左近本不适合骑军快速机动,河流湖沼随处可见。

但大敌在前,不知吴、蜀二军何时合流,大魏骑军必须争分夺秒进行追赶。

大将军曹真率领武卫军曹泰部和镇北将军桓范部先至,依靠滠水作为屏障在滠水左岸扎下十余里宽的大寨来。

与此同时,作为先锋的乐綝部依旧奋勇争先,又前出了二十余里,与江上防御的吴军对峙许久。如同添油一般,陆逊亲自坐镇后方滠口,又增派了以艨艟、斗舰为主的夏侯威部进行增援。

大江水面宽阔,二将近百艘船将整个江面遮护了数层。斗舰分散居于前中部,艨艟点缀于斗舰之间,楼船分为两部位于中后,这是标准的迎敌阵势。

虽然二百里的距离对水军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于随船的大部步卒还是显得有些疲累,安排营寨还要许多时间,若能不战,陆逊今日是不愿意挑起战端的。

明日才是最合适的时间。

全琮本人就在对面吴军船队之中,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方魏国水军的动向。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