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十九日,诸葛亮带着魏延、杨仪、陈祗三人,在两百骑的护卫下来到了白帝城处。
刘禅早得到了通禀,故而带着尚书令蒋琬在白帝城东门外迎接着诸葛亮一行。
“相父此番领军劳苦功高,还请相父速速进城歇息。”刘禅快步迎上前去,拉着诸葛亮的袖子认真说道。
诸葛亮答道:“陛下召臣回返,臣也有许多事情欲要禀报陛下。另外臣给陛下的请罪表文陛下是否已经收到了?”
“什么请罪表文,有什么罪?勿要再说这些了。”刘禅笑笑,侧脸朝着躬身行礼的杨仪、魏延二人点头:“魏将军、杨将军也辛苦了,且随朕和丞相一并入内,朕也有事与你们来说。”
“臣遵旨。”魏延、杨仪二人一并应声,但心里此时都泛起了嘀咕,不知刘禅到底欲要做些什么。
有什么事情待大军回返之后再做不行吗?非要在这时候先将丞相召回?如何这般紧急?
入城之时已是傍晚,刘禅早已令人备下酒宴接风,宴席上刘禅只是与诸葛亮、魏延、杨仪等人说了自己在白水的所见所闻,还细细问了许多吴国兵败的军事细情。虽然刘禅也对吴国的颓丧表示了惋惜之态,但脸上并没有丝毫忧虑、或者恐惧魏国军队的神情。
整个宴席之中,刘禅半点都没说为何急召诸葛亮返回,诸葛亮也同样沉得住气,倒是惹得魏延心中暗自焦躁了许久。
终于,酒宴渐渐撤去,刘禅也终于开口问道:
“相父以为,眼下吴国在西陵郡还能存续多久?”
诸葛亮正色以对:“陛下,臣以为吴国在西陵郡能存多久,完全取决于魏军何时再来进攻。”
“魏国自去年年底出兵,至今年十月,已近一年之久,已是魏国少有这般长的出兵时间。魏军大部自淮南而来,对南方气候颇不熟悉,加上出动二十余万军队耗费甚巨,恐要至少休养生息两年的时间。故而臣以为,吴国在西陵郡至少还能存续两年。”
刘禅神色如常,轻声问道:“这般说来,相父也认为孙登及其部众全无战力,只待魏国大兵一来便会被魏军吞并了?”
“正是。”诸葛亮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