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台,兵部。
“哟,是安南将军来了。”兵部里资历最长的尚书郎武陔笑着调侃道:“我观阁下有王佐之才,在尚书台屈尊实在委屈了,怎么,枢密院没应阁下么?”
值房里坐着的其他人也一并笑道:“就是,我们这些郎官,如何敢与一将军同侪。”
一名三十余岁的尚书郎坐在原位,朝着诸葛恪的方向促狭的行了个礼:“恭迎安南将军。”
“哈哈哈哈。”值房众人一并笑出声来。
诸葛恪白胖的脸上已然羞红,只得连连拱手一周,几乎像逃跑一般快步走到自己的桌案前,低头看书,装做鸵鸟一般。
祸福本无门,庸人自扰取。
此前,诸葛恪被派到满宠军中劝降诸葛瑾。诸葛恪的确写了不少信,但在屡屡失败之后,满宠也不再信任诸葛恪,只是将他这个安南将军作为普通的参军来用。
回朝之后,诸葛恪的处境愈加尴尬。作为安南这种封号将军,中军之中并没有半点位子与他,上至皇帝下至枢密,也没人将他当一回事。诸葛恪几次找了徐庶请示,在徐庶与新任的兵部尚书王凌沟通了一番后,诸葛恪就以安南将军的级别、在兵部做着寻常尚书郎的职司。
几乎泯然众人一般。
在去年的伐吴过后,由于整个尚书台、枢密院的臣子们尽皆从征数载,故而整个朝野下尽是胜利者的心态。故而对于诸葛恪这种开城请降、屡屡劝降自己父亲的软骨之人,也莫名的多了几层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