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只是肯定黄选的猜想之后,对方便不再多谈。

事后徐永生思索,有不少猜测。

再对照这次黄选询问林成煊类似的问题,两相结合,他渐渐捕捉到黄选的思路。

果不其然,就听谢初然继续说道:「虽然问题很冒昧,但林伯父还是回答了黄选,不过,只是回答对方他不是主要修持五常之礼。」

林成煊当下的儒家五相五常积累,是每一样都各四层,整整齐齐,不偏不倚。

因为都是四层,于是相关历练也就都停留在相对较低一些的层次,虽然当中很多都需要公开完成,为世人所知,但总体而言,终究有不少迷惑性,令外界难以准确估测。

尤其是外界少有人知道他已经是三品大宗师,拥有七层三才阁。

当然,林成煊的回答也没有欺骗黄选。

他确实不是主修五常之礼。

而相较于当初的徐永生,这次面对林成煊,黄选终于将一些话说透了。

「听林伯父回答后,他讲了一件事。」谢初然说到这里,声音有些飘忽:「黄选说,我爹和我大哥,在筹谋准备凝聚文脉,奠定我谢氏可传千年万年之祖地根基的事情,各方面条件其实都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大哥成为儒家武圣。」

徐永生闻言,长长呼出一口气。

自己先前一些猜想,得到了验证。

现在回想起来,出事以前的谢华年,之所以前往河东,正是为了完成儒家第六层「礼」相关的历练。

彼时还是四品宗师的他,最多也就只能拥有六组「礼」之编钟。

而拥有六组「礼」之编钟,当然也意味着他在当前境界,是主修五常之礼,余下的仁、义、智、信里最多的一个,顶天了只有五层。

想要凝聚文脉,建立传承千古的儒学世家,也不是随便哪个儒家武圣就能做到的。

至少八组「礼」之编钟,才配考虑这个问题。

准确说,八组「礼」之编钟也较为勉强,历史上成功的先例都是藉助了其他强者的帮助,最终凝聚的文脉效果,也相对较弱。

需要至少拥有九组「礼」之编钟的一品儒家武圣,才能独自凝聚祖地文脉。

从这个角度来说,谢华年距离其实还比较远。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