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况且,平民百姓都有一个「吃绝户」的说法,不肯平白让家产白白便宜了子侄,更何况是皇帝?更遑论是江山社稷?

于臣子而言,官家的子嗣一个比一个短命,时至今日,江山社稷已有几年时间处于没有继承人的状态,无疑是非常令人心慌。

封建时代,四十多岁的皇帝,无子!

这可是相当骇人的隐患。

江山社稷为之动荡,近年来起义、动乱频发,究其缘由,官家无子一事绝对难辞其咎。

过继宗室子,稳固社稷,无疑非常紧迫的事情。

两方人,君王丧子心痛,臣子心忧社稷,任谁都不肯退让半步。

君权强势,臣子也不见得弱势,内阁、六部、台谏的官员也不是吃素的,时常上奏过继立储的事情。

权力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

时间一长,年岁一点一点的增长,官家清晰的察觉到臣子一方传来的压力越来越大。

于是乎,官家选中了富弼,希望这位忠臣坐上百官之首的位置,镇压群臣,减少臣子绵绵不绝的奏请,缓解君王的压力。

毕竟,同样无子的富弼定然可以理解他的痛楚!

而宰辅大相公的权势,兼之富弼的政斗本领,也完全足以支持富弼镇压文武百官。

何为宰辅大相公?

百官之首者,即为内阁首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院枢相,可称宰辅大相公!

大周官制特殊,既有内阁、三司六部,又有枢密院。

相比起大宋,大周没有太祖杯酒释兵权,也没有太宗损伤几十万兵马,这让武将力量得以保存,文武双方也因此而泾渭分明。

文人以内阁掌管三司六部,统筹文官路,科举为主要晋升渠道。

武将以实权勋贵入主枢密院,统筹武将路,荫封和杀敌为主要晋升渠道。

武将勋贵成集团,代代皆有武将之首,令人忌惮。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