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64章 为官不足一年,官居正五品!(二合一)

六月末。

晨光微熹,太庙。

文武百官,宗室大臣,皆是神色肃穆。

往前一百步左右,有一道以三重汉白玉堆砌而成的祭坛,沿途御道,刻有龙纹、海兽,甚是威严尊贵。

祭坛上,绕以石护栏,望柱交错雕以龙凤,饰有丹陛,立有一黄砖燎炉,炭火旺烧。

太牢三牲,五谷杂粮、古朴祭器,一一摆放齐整。

祭坛往前一些,就是太庙正殿,供奉有大周历代君王以及近百年国祚中配享太庙的大臣。

配享太祖皇帝庙庭者:太师赵普,中书令曹彬。

配享太宗皇帝庙庭者:司空、太尉、中书令薛居正,中书令潘美、宰辅大相公石熙载。

配享真宗皇帝太庙者:太尉、中书令李流,中书令李继隆,太师、尚书令王旦,太师王祐。

大周国祚近百年,配享太庙者,仅仅九位而已。

太庙祭坛,官家赵祯一袭衮冕礼服,上黑下红,绣有日、月、山、龙、华虫等十二章纹,头顶十二,甚至庄严肃穆。

皇后曹氏一袭祎衣,大袖长袍,着深青色,上有翠翟绣制,头顶九龙四凤冠,举止雍容华贵。

皇帝、皇后、文武百官、宗室大臣,无不垂手肃立,不作半点声响。

半响,钟馨齐鸣。

「当!」

一声清越长吟,太常寺卿起身,唱道:「吉时已到一一」

「迎神!」

唱罢,编钟之声长奏,六位有望被过继的宗室走到最前方,俯首跪拜。

内阁大学士韩章起身,手持祭文呈递上去,又退了下来。

「皇考真宗皇帝在上!」

赵祯手持祭文,沉声念道:「嘉佑三年,朕以神器至重,宗庙为大,今择贤明宗室赵允启、赵允元、赵允初、赵宗全、赵宗谔、赵从式六人,入京观察培养,择优异者载其名于遗诏,一至内廷,一藏于身。

他年,待时机成熟,则托孤社稷于能臣,取诏书核验,拥立遗诏宗室承嗣大统,入继朕躬。祈列祖在天,佑其仁孝治国,明于礼乐,治政清明,国祚绵长。」

赵祯说出一位宗室的名字,就有一位宗室重重即首。

祭文念完,丢进火堆灼烧。

赵祯手执玉爵,行献酒仪式。

几位宗室亦步亦趋,模仿着赵祯的动作,不敢有分毫差错,小心翼翼的达成了仪式。

此仪式,也就是以往立嗣、立储仪式的变更版本。

因秘密立储法的缘故,却是先行仪式,再补储君之名。

一旦仪式达成,以后两份遗诏上的名字,示于百官的那一刻就可正式生效,无须再行繁杂且耗费时间的立储仪式。

编钟奏乐之声长吟不止。

「当!」

一声重重钟吟,宰辅大相公富弼呈上早就准备好的两份诏书。

这两份诏书,乃是以特制龙袍浸入黄檗汁,直至灭白为止,具有极好的防虫灭菌之效诏书长约三尺,宽约尺许,记载内容事关立储之事。

如何立储,如何判别,都记载得非常详细。

除了一些模版性的立储内容,两份诏书的正中都特意留出了一部分空位,却是特意留作书写储君名字的地方。

六位宗室齐齐移目望了过去,哪怕是一向无意争夺皇位的赵宗全也不免注目。

那简简单单的诏书,蕴含着莫大的诱惑力,让人不想移开目光。

少许几息,两名内侍擡起诏书,拉伸开往臣子的方向走去,示于百官,让百官知道诏书是什幺样子。

不少臣子都松了口气。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