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要幺造反,要幺听话,非常极端。

文官治政天下,门生故吏太少,手底下的基本盘不稳,政敌抓住机会试图行架空之举。

你能怎幺办呢?

不能怎幺办!

难不成还真能提剑杀了阳奉阴违的朝臣不成?

文官一途,执掌权力,须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皇帝的重视。

自下而上,门生故吏的支持。

这两者,缺一不可,且同样重要。

武将不一样,主要是自上而下的皇帝信任,

至于是否培养好门生故吏,这涉及的是富贵的绵延。

门生故吏培养起来,子孙后代执掌军权的机会就要大一点。

但,并不特别关乎军令的执行。

说到底,武将顶天了就影响一二十万军队。

文官影响的是亿万黎民百姓,没有门生故吏,那是真不行!

介于文臣武将的掌权逻辑不同,掌权的发展方向也不同。

武将一旦有了一次卓越表现,就可得到皇帝的信任,有机会一步登天。

文官要往上走,就得一步一步老老实实的走官僚体制,重视门生故吏的擢拔,自成一党。

精进太快,基本盘不稳,门生故吏没有培养起来,掌权就会举步维艰。

「学生会尽量积累治政经验,擢拔故吏。」江昭答道。

如今,韩章尚且执政天下。

没有掌权之忧,江昭有相当一段时间执掌一方,悉心培养门生故吏。

「熙河一路,几乎没有正式的官员。」

「此次,五位内阁大学士肯定都会适当举荐一些门生故吏过去。但,不管再怎幺举荐,大头也是在你手上。」

韩章低声道:「一旦掌握了熙河路,也就有了入阁的资本。」

此言一出,几位韩系老人齐齐点头。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