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龙无首,一些没什幺政治谋略的傻子,说不得还真就有可能尝试东进。
「熙河一路,拓土七州,疆域轮廓拉得非常之长。」
赵祯负手而立,沉吟道:「边军二十万,须得防守陕西路、熙河路。特别是熙河路疆域不稳,无人常驻,以英国公一己之力,实在是分身乏术。」
「臣不日就出发,赶往边疆。」江昭连忙答道。
熙河一路,近乎凿穿了西夏与吐蕃,也因此而疆域特别长。
英国公执掌军伍,既得通过陕西路正面防守西夏,也得注意熙河路。
一旦吐蕃部落真的东进,战线太长,信息传达需要时间,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遥控」指挥战场。
遥控指挥,要是成了还好,说不得让人称颂一句名将。
可要是不成,那就妥妥的钉死在耻辱柱上。
疆域到手没多久,万一真的丢了,可就是千古罪人。
如此,也就怪不得英国公心中发慌。
(如图:疆域是真的长,基本上就是夹在中间,鞭长莫及)
赵祯缓缓点头。
他特意召见江昭,为的就是此事。
「治政熙河,江卿何解?」赵祯平和问道。
边疆一事,说紧急也紧急,说不紧急也还好。
以江昭的本事,既然能开疆拓土,就能镇守疆域。
吐蕃内乱,但凡不出意外,就掀不起什幺大风大浪。
相较而言,赵祯更想知道江昭的治政策略。
当然,这也是历任封疆大吏外放时的流程。
君臣商谈,治世之道。
一方封疆大吏,掌握千万人的生计。
要是放到汉末时期,那就是妥妥的诸侯王。
执政一方,封疆大吏近乎拥有绝对的权力。
要是治理的太糟糕,官逼民反,说不定就会动荡国本。
也因此,任何一位封疆大吏,都值得皇帝郑重。
所谓的京官高一级,对于封疆大吏而言,不存在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