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毕竟,彼时最大的官员也就正四品的江昭而已。

六品,已经是「重臣」级别的人物。

这些「重臣」,非常有可能被立传,诉说生平。

余下的一些七品、八品的官员,也有机会史书留名。

可能就一个名字,一两句话而已。

但,那也是史书留名啊!

一时间,朝堂彻底沸腾起来。

张辅、顾廷烨、王韶等人齐齐相视,面色一下子就红了起来。

大丈夫身居天地,谁能拒绝史书留名?

佩玉锵锵,言潮鼎沸。

文武百官,齐齐探讨起来。

其实,从理论上讲,不少紫袍大员都有名留青史的机会。

日后涉及修大周的史书,堂堂紫袍大员,别的不说,起码能留个名字。

不过,史书留名也有强弱之分。

简简单单留个名字,那是小人物的追求。

于紫袍大员而言,真正的追求就是跟江昭一样,编修纪传体。

当然,这种可能性.不高。

一旦修大周史书,重点人物肯定是皇帝,亦或是寥寥几位重臣。

绝大部分紫袍大员,也就留个名字而已。

百官沸腾,争论起来。

这种人还活着,就编修纪传体的事迹,可是相当少见。

文官百官,羡慕与好奇并起。

这《熙河平戎录》,都有哪些人留了名?

「哦?」

丹陛之上,垂垂老矣的赵祯猛地来了兴致,挥手道:「可呈上来否?」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