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耶律洪基长长一叹。
老皇帝驾崩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新的皇帝。
新帝的执政风格,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国接下来的秩序。
「传令下去。」耶律洪基一挥手,下令道:「集南北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沾涕。」
一则,赵祯执政四十五载,周辽和平,值得为其举哀。
二则,此举也可向新帝表态,传递持续缔结友好盟约的意愿。
「耶律隆庆。」耶律洪基唤了一声:「惜朕不能亲自南下吊唁,你代替朕去吧。」
耶律隆庆,也即耶律洪基的皇弟。
中原王朝,宗室大多是受到「圈养」的对象,辽国却是不太一样。
一般来说,辽国宗室可掌握实权,亲王、郡王更是长久把持外交职权。
老皇帝驾崩,新帝登基,涉及重新构建两国关系,无疑是得亲王一级的人出马。
右首之位,一位契丹人长相的南面官走出,恭谨应声:「诺。」
「着人,送使者下去吧。」耶律洪基悲声道。
悲吟唏嘘之声,不绝于耳。
兴庆府,白高殿。
丹陛之上,时年二十一岁,已经登基十九年的李谅祚居于龙椅,眉头紧蹙。
自丹陛以下,百官班列。
党项官制与契丹类似,区别就是分为蕃官与汉官。
「驾崩?」
大殿中央,几人着素服,手捧讣书。
李谅祚面色沉沉,却并非是悲伤,更多的是难堪。
嘉佑八年初,趁着他与舅舅没藏讹庞的旧部争斗,政权不稳,大周文官江子川挂帅,着人领兵讨伐侵犯,夺得兰州、乐州。
两州之地,就此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