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经是权力巅峰的存在,几人胸中自有一口名为「自信」的气度。
谁也不会真的认为政权居于南方就一定打不过北方,地理位置就决定一切。
不过,内阁大学士有此觉悟,不代表其他人也有此觉悟,要是应对不当,事迹传开,怕是得滋生一大批消极投降派。
大相公韩章皱眉,望向得意弟子。
实在不行,也唯有诡辩。
十余人注目,史官提笔。
江昭面色不变,呵斥道:「言之谬误。」
「愿闻其详。」嵬名漫遇淡淡一笑,颇有得意。
「观使者言行,定是了解中原史书?」江昭问道。
嵬名漫遇点头,并不否认。
中原大地,渊源流长,孕育的文化自有独特魅力。
相比起实行南北面官制度的辽国,夏国甚至更早步入「半农耕半游牧」状态。
「那幺,使者可否告知江某一些北伐失败的例子?」江昭望过去,缓缓道。
「最为出名的不外乎是诸葛武侯北伐失败,东晋桓温北伐失败,南朝陈庆之北伐失败,以及——」
嵬名漫遇故意拖长语气,面上含笑:「周太宗赵光义北伐失败。」
江昭点头,又问道:「使者可知几次北伐失败面临的敌人是何等状况?」
一言落定,几位内阁大学士已然知道了江昭要说什幺,精神齐齐一振,嵬名漫遇则是眉心微凝。
「蜀汉偏居益州,疆域狭小,人口兵力不足,重臣名将相继病逝,敌人则是日益强盛的曹魏。」
「桓温的敌人是前秦苻坚,前燕的慕容垂。彼时,东晋腐朽而前秦初立,蒸蒸日上,前燕则恰好是国力的巅峰期,不乏名将能臣。桓温失败,不足为奇。」
江昭摇摇头,一一解释道:「陈庆之实为以少伐多,孤军深入而无后援,有此一败,实为情理之中;太宗皇帝时期,大周初定不久,根基不稳,不幸落败,不足为奇。」
「此四者,皆是以弱伐强,胜之固然上佳,失败亦实属常情。」
说着,江昭擡擡眉,平和的望了过去。
言下之意,一目了然。
所谓南不胜北,不外乎无稽之谈。
没有南不胜北的定律,有的仅仅是弱不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