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右方末尾,一人连忙站起来,拱手恭谨道:「下官让人找了董毡,他说是会遵守约定。」

江昭皱眉,与王韶、顾廷烨相视一眼。

「咱们主动找的他,而不是他主动找过来?」顾廷烨意识到了问题。

这种时候,更着急的应该是董毡啊!

按理来说,应该是董毡着急忙慌的找过来,求着熙河边军遵守诺言才对!

「这.....」那青袍武将一愣,不知如何作答。

江昭压了压手,示意其入座,不必紧张,

「约定,终究只是约定。」

董毡允许熙河一方设立茶马互市,榨场、并拉拢小型吐蕃部落,于边疆堡垒修建、黄河、洮河两岸交于大周镇守。

熙河一方,主要是裁军十余万,让常驻军队减少,从而给董毡一定的安全感。

这基本上就是誓约的要求。

因边军可战士卒近二十万的缘故,誓约肯定有威力。

但有威忆力并不代表不可能被违背。

须知,即便有着「庆历和议」盟约,西夏一方也没少对下属「约束不力」,致使陕西路需得常年大量驻军。

大周一方有了反打的机会,也是毫不犹豫的就违背「庆历和议」。

政权盟约,除了最初的几年有点「蜜月期」,往后都是纯粹的防备。

「董毡,还是得防着。」江昭说道。

董毡可不是什幺善茬。

这种人,说翻脸就翻脸,区区誓约,根本算不了什幺。

要是真有利可图,董毡绝不会手下留情。

两三千镇守黄河、洮河的士卒,也仅仅是起到监督作用,防止西夏与董毡直接交流而已。

真要打起仗来,那两三千根本没什幺威镊力。

沉吟着,江昭徐徐道:

「这样吧。」

「子纯和包供奉去征兵。」

「征调十万。」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