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彼时,董毡新立,根基不稳,偏偏南临青唐,两方对峙。

更让人心慌的无疑是熙河边军,足足二十万之众。

董毡没有应对熙河边军的准备,自是希望议和。

几年过去,董毡根基稳固,肯定会动些歪心思。

对于木征而言,那就更是时刻想着对付熙河路以及董毡部落。

这次,趁着西夏入侵,董毡与木征有异动的可能性,起码是九成以上。

三万大军,交于王韶稳固大后方,还算是较为合适。

至于强调「汉兵」,则是纯粹的提防俞龙珂部落的士卒。

诚然,吐蕃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没有「国」这一概念。

让吐蕃人去杀吐蕃人,也并无不可。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要是真的出了问题,谁也扛不住。

相性之下,自是让汉人打吐蕃,让吐蕃打西夏。

「余下七万。」

江昭向下望去,注目于种谔:「种谔将军领一万士卒,沿河州北上,一路肃清疆域。」

「诺。」种谔郑重行礼。

「张鼎、包顺领兵一万,一为左军,一为右军。郑晓、姚兕、杨文广、郭逵皆领五千,郑晓为先锋。」

七万军队,一下子就分了五万。

「章衡领兵五千,主管物资运输。」江昭继续道。

一般来说,主帅分为两种。

一种是亲自陷阵冲锋的类型。

一种是坐镇中军统筹指挥的类型。

江昭无疑第二种,坐镇中军的类型。

从理论上讲,两种类型的统帅并无明确高低之分。

不过,要是统筹十万大军的主帅还得冲锋陷阵,无疑是有点「没格局」。

主帅一死,且置十万大军于何地?

统帅中军,一万五千士卒护身,足矣!

「合七万兵力,北上乐州。」江昭沉声道。

六人相继行礼,口中称诺。

大致安排得差不多,江昭望向安抚使张方平,吩咐道:「子平要镇守迭州,破鹞弩便交于张大人负责制造。」

「尽量要快。」江昭郑重道。

乐州之地,为黄河上游,水流支脉较多,非常克制西夏骑兵。

要是有破鹞弩,那便是如虎添翼。

历史上,北宋巅峰时期制造破鹞弩的效率约莫是一年三万张。

也即一个月三千张左右。

新近得到技术,制作起来可能慢一些。

可即便一个月只能一千张,积累几个月也能积累出一个军的破鹞弩。

够用了!

张方平拱手,郑重点头。

汴京,御书房。

几十道关于「举荐外戚入边」的奏疏置于书案一角,赵策英面色微沉。

那些人,竟然妄图以上奏之举胁迫于他!

甚至还让外戚相劝!

胁迫新君!

要是一般的皇帝,可能早就扛不住压力,选择了妥协。

毕竟,新君而已,没必要与朝臣硬钢。

可他是谁?

他是赵策英,将来的千古一帝!

这还能让几十道没用的竹纸给胁迫了?

「哼!」

冷哼一声,赵策英干脆抽出一张宣纸,记下上奏之人的名字。

胁迫是吧?

大不了,老子连朝都不上了!

有本事就废了老子的皇帝位子。

要是废不了,老子就废了你们!

撑到江卿携大势归来,不废掉一波人。

他就不叫赵策英!

……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