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火烧钦差,代帝巡天,便宜行事!杨武案引起的连锁反应!
中宫废后,移出太庙。
一经传播,震动天下。
一国皇后,为中宫之主,母仪天下,妇人之典范。
入祭太庙,享君王祭祀,阖门荣耀,人臣之典范。
论起影响力,无论是皇后,亦或是太庙功臣,都是一等一的存在。
然而,就是这样的人物,竟是连着两位一齐遭到政治打击。
皇后被废,太庙被移!
文武大臣,更是贬谪诏书不断,一连贬谪了足足几十人。
一时之间,九州齐震。
江府,凉榭。
铜铃轻吟,水波泠泠。
几道丈许梨木长几,上摆糕点、瓜果、清茶。
盛明兰、顾廷烨夫妇,盛长柏、海氏夫妇,蔡京、盛如兰夫妇,一一列席。
「嘶~!」
「齐衡那老小子,几次上奏反对废后,甚至就连子川奏请废后之日,他都没有半分退让的迹象。」
顾廷烨啃着梅子,一脸的不解:「就这样的人,贬到九品都不为过,为何仅是扣了些许俸禄啊?」
「咳!」
盛明兰瞥了一眼丈夫,咳嗽一声。
这都几年了啊?
还吃醋呢?
「刚正执拗,不知变通,自是难登高位。」蔡京沉吟着,平静道:「可这样的人,自有风骨,也不一定就非得贬下去。」
说着,蔡京望向大姐夫。
这一次,足足贬了六七十人。
不少人都是连贬三、四级,一些三品以上的大臣,更是连贬了四、五级之多。
齐衡,却仅是克扣一些俸禄而已,甚至都没有动一动官阶,可谓是罚得最轻的人,没有之一。
这其中,要是说没有猫腻,他不信!
盛长柏抿着清茶,慨叹道:「登门质问,非但不贬其官位,反而予以庇护。宰相肚里能撑船啊!」
齐衡登门拜访,质问阁老之举,早已在仕林传开,并不是什幺秘密。
经此一事,不少人都称颂齐衡有胆量,江阁老有度量。
受人上门质问,非但不略施惩戒,反而主动庇护一二。
这样的度量,实属是心胸宽广。
江昭捧着冰镇蜜水,摇了摇头,淡淡道:「仅仅是不打压而已。」
「护他之人,实为大娘娘。」
都不是一路人,出于欣赏的态度,容一容齐衡的「冒犯」,自是没什幺问题。
可要说主动庇护,却是不可能。
内阁大学士的时刻庇护,单论韩系而言,有资格享受这一待遇的也就寥寥几人而已。
以前有着这一待遇的韩系之人是王尧臣,以及他。
其后,王尧臣与他相继入阁,有着这一待遇的就成了张方平、章衡二人。
都是典型的入阁苗子。
齐衡,何德何能?
「不打压,何尝不是一种庇护?大姐夫,着实是有容人之量。」蔡京一脸的认真,附和道。
近来,齐衡几乎是跟官家和江昭对着干,这都不主动打压,已经算得上是一种「庇护」。
江昭点头,沉吟道:「谏官有谏官的用法。」
「若是仅以一时之喜怒而贬之,天底下的谏官一辈子也就说一句实话的机会。」
一般来讲,谏官要是太蹬鼻子上脸,搞试探底线那一套,都是稳稳的贬官,江昭也不会惯着这样的人。
可如齐衡一般直愣执拗的谏官,可就真是相当少见。
这样的人,有一种难得的「蠢」、「直」,什幺话都敢说,可起到警醒上位者的作用。
是以,无论是他,亦或是官家,都不会轻易打压齐衡。
顾廷烨、盛长柏、蔡京几人相继点头,若有所思。
从某方面讲,齐衡还真就是相当稀罕的「人才」。
「咿呀~!」
「咿呀——」
几声哭泣,打破沉静。
「呀!」
盛如兰一惊,连忙起身:「攸哥儿醒了。」
攸哥儿,也即蔡攸,却是蔡京的长子。
「快,赶紧让攸哥儿向他大姨父要长命锁。他大姨父可是天底下有名的权贵。」顾廷烨大笑一声,起哄道。
「有。」
江昭温和一笑:「有的。」
今日,恰好是蔡攸的「百日礼」,几人却是借着机会小聚一二,权当歇息。
说着,江昭从袖中掏出一道金制的长命锁,正面刻「长命百岁」四字,反面刻一「江」字,低调而不失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