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若是七品县令压不住八九品的主事,那就合该被架空。」韩绛主动辩驳道。

要是真有本事,该强势的一把手照样强势。

「子川的政令,本就是为了细化权责。」

「老夫没异议。」一直眯着眼睛的韩章睁开眼睛,徐徐道。

文彦博一叹,不再说什幺。

「其二,考成法,三帐合一体系。」江昭拾起一份文书,面有郑重。

「以往办事,止凭簿册,不核实事,朝廷也鲜少知道政策究竟落实与否。」

「这就跟教书先生布置的功课一样,仅是布置,却不检查,着实不妥。」

「如今,必须三帐合一。」

「何为三帐合一?」东阁大学士吴充疑惑道。

「凡朝廷百司,究竟是要下面人办什幺事,都必须以文书梳理清楚办事的内容,合格的标准,以及办事的期限。」江昭沉声解释道道:「且,必须指定某位官员办理。」

「六部主官指定安抚使,安抚使指定郡官,郡官指定县官。凡指定过程,必以文书记载,签字背书,务必事有人管、责有人担。」

「其中,关于政令执行的流程进度,六部必须一月清查一次,这是有一本帐。」

「地方上,路、郡、县执行了什幺政令,上面要求是什幺、进度如何,也得有帐簿,

地方上的帐簿是一本帐。」

「余下一本帐,江某会单独启奏官家,特地建立一直属内阁的监察机构,名为都察院。让王安石担任主官,齐衡担任副主官,清查六部和地方上的两本帐簿,行成第三本帐簿,三帐必须合一。」

几人了然,齐齐作思量状。

江昭面色严肃:「自上而下,州县一月一次上报于路,路一月一次上报都察院,并半年汇总一次,都察院会核实与汇总。」

「月有考、岁有稽。」

「如此,便是三道帐本。」

「三道帐本,必须一模一样。」

「谁出了问题,就贬谁的官!」江昭重重道。

「凡事,环节可溯,追责可查!」

「最终,关于政令达成具体情况,作为政绩考核重点之一。」

「优者上,劣者下。」

话毕,政事堂为之一寂,久久无声。

几位内阁大学士相视一眼,皆是了然。

怪不得细化权责,监察制衡。

这一套下来,政绩、罪责可真就是一清二楚。

以往谈及政绩,无非是「教化民生」、「休养生息」来概括,没有政绩也能说出三分政绩。

反之,有了罪责也能推扯皮,甚至推给下属,让下属背锅。

考成法一来,干脆把政绩、罪责细化到了具体的某一件事上。究竟是哪一级没有完成庶政,可谓一清二楚。

关键就在于,上面人还非常容易施行政令。

一如内阁,仅需发布政令即可,六部为了更好的达成任务,自会给底下人压力。

「嘶~!」

饶是大相公韩章,也不免为之一。

年轻人的脑子,这幺好用的吗?

「上乘之策。」资政殿大学士韩绛评价道。

「吴某亦然。」东阁大学士吴充抚须一笑,附和道。

权责细化与考成法结合,单从制度上讲,绝对没问题!

「难得的吏治之策啊!」文华殿大学士唐介认可道。

越是往上走,越是知道这一套流程的厉害之处集贤殿大学士文彦博垂目,并未反驳。

作为见证过两次变法的人,三度入阁的老人,他也算是见多识广。

这是的确是能办实事的制度。

江昭望向几人,平和一笑。

诚然,就算是几人都反对,也不影响什幺。

但要是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那自然是更好。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